第06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23年3月1日 星期

让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学生心田
——记郾城区初级实验中学教师于丛敏

郾城区初级实验中学供图

■本报记者 尹晓玉

“绿草苍苍,白雾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绿草萋萋,白雾迷离,有位佳人,靠水而居……”2月27日,伴随着上课铃声响起,郾城区初级实验中学八(1)班的教室里,传出了婉转悠扬的歌声。

“同学们,这首歌好不好听?”歌曲播放完毕后,老师于丛敏边和学生交流感受,边告诉学生这首歌叫《在水一方》,歌词改编自《诗经·蒹葭》。由此,她开始了本堂课《诗经·蒹葭》的讲解。听过了优美的歌曲,学生们对《诗经·蒹葭》的内容充满好奇和喜爱。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们很容易就感受到了“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意蕴。很快,就有学生能背诵出来。

2013年,于丛敏从河南师范大学毕业后成为一名语文教师。2019年,她进入郾城区初级实验中学执教。

课堂上,于丛敏善于运用诗、乐、画、情多种美的因素,借助社会热点、开展实践性活动等具体措施来丰富课堂教学,为学生营造一个新颖、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悟得方法、习得能力,自主获取知识。富有创意和美感的教学风格,使她的语文课备受学生喜爱。“于老师的课,是我们的‘快乐45分钟’。我们都喜欢她的上课风格,越来越喜欢语文这门课了。”学生高婧怡告诉记者。

于丛敏对语文教学的思考从来没有随着下课铃响而止步。在她看来,师者,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更要立德树人。德育为先是于丛敏的育人理念,教学生怎样做人永远是她工作的首要目标。她喜欢和学生交流,坚持认真阅读所执教的两个班级120多名学生的日记,经常在日记中与学生对话、交流,倾听他们内心的想法,并为他们排忧解难。

“近年来,国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越来越重视。我觉得语文学科应该担起传承文化的重担,语文课堂要带领学生感悟经典著作中的文化内涵,探寻中华民族精神力量的根源,引导学生树立家国情怀。”于丛敏说,我市是“字圣”故里,她应为汉字文化名城建设贡献力量。她在所执教的班级积极开展“说文解字进课堂”活动,比如在课前训练环节增设“每日一字”,让学生搜集资料从字源角度讲解汉字;在古诗文教学中,将“说文解字”和文本解读有机结合,让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2022年12月17日,在市第三届“说文解字进课堂”语文优质课比赛中,于丛敏以最高分荣获初中组一等奖。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