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3年5月9日 星期

在海边


■特约撰稿人 邢俊霞

女儿上大学起,我就被朋友戏称为“空巢老人”。一屋两人三餐四季,倒也温馨。十几年过去了,日子一直波澜不惊。在千里之外的上海女儿家小住,看着承欢膝下的外孙子、外孙女嬉戏打闹,我内心无比满足。

女儿、女婿平日比较忙,外出游玩只能抽节假日。这次,我们选在了象山鹤浦镇大沙旅游景区的网红沙滩。几个小时后,汽车稳稳地开上了汽渡船,抵达海的对面。

这片美丽的沙滩位于浙江省沿海中部,是宁波市的第一大岛。汽车驶入小岛,山路弯弯曲曲,身后都市建筑群渐行渐远,喧嚣声也越来越远,我们驶入一片幽静的绿色之中。

一片花花绿绿的景象映入眼帘,鹤浦镇大沙村的沙滩到了。

走入沙滩,环顾四周,景区三面环山、一面临海,沙滩呈新月形,山、海、滩、礁等浑然一体,别具一格,真可谓风光秀丽,近岭滴翠,崖下怪石峥嵘、千姿百态的神仙美景。

远处的天空低垂,海连着天,天接着海,海天相接,海天一色。海是蓝的,天空也是蓝的。蓝天之蓝仿佛是被过滤了一样,携着我在无边的思绪里飞翔。闲散的白云不时变着形状,怡然自得的样子。目之所及,分不清哪里是蓝天、哪里是碧海,清末诗人宋伯鲁“四山吞浩淼,一碧拭空明”的诗句在我的脑海中闪过。

浅海里游泳的游客真不少。一名男子可能是游泳高手,仰泳、蝶泳、自由泳花样频出,慢慢游向深海。随着浪潮高低起伏,我的心也跟着一下又一下揪着,果然是“艺高人胆大”。

山崖下的礁石上坐着一位女士,望着遥远的海面一动不动,沉浸式观海。或许,她在思考自己的人生吧!

清代学者张潮说:“文章是案头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我深以为然。此时,眼前这些如画的景色无论翻开哪一帧,都美得如同时尚大片,在岁月的风尘中堆积着风流文字、凝聚着日月光华。“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曾经领略过苍茫的大海,就觉得别处的水相形见绌;曾经领略过巫山的云霭,就觉得别处的云黯然失色。走过漫漫人生路,方才懂得这个中况味。

逐浪戏水,浮光掠影。大海犹如裸露地表的一块蓝宝石,美得动人心魄。逐浪不疲的我,无法探知朵朵浪花的喜怒哀乐。不知站了多久,我似乎忘了周围的万物,仿佛天地间只剩下自己和无际的海水。太阳正渐渐收敛光芒,余晖透过云霞洒向海面,波光粼粼。

起风了。海浪更汹涌了一些,工作人员手拿喇叭催促在海里游泳的游客上岸。我询问懂得海水习性的人后得知,海有两种性格——无风的时候如优雅之士,起风的时候像河东狮吼。到了晚上,这里风大浪急,海浪会从深海里涌向浅水区,如此反复。

游客陆续走出沙滩,可我不想走。夕阳西沉,必须回程了,我们彼此经历着人生的一场告别。

每当我闭上眼睛,所有的一切依然清晰如昨。张爱玲在《倾城之恋》中写过这样的情景:“整个房间像暗黄的画框,镶着窗子里一幅大画,那酽酽的、滟滟的海涛直溅到窗帘上,把帘子的边缘都染蓝了。”那种蓝,在我眼前晃动,渐渐融入我的生命;那片海,无边无际,一遍遍走入我的回忆里……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