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3年5月16日 星期

贾湖遗址 闪烁九千年文明光芒


游客参观贾湖遗址。(资料图片)

编者按

博物馆将于5月18日试开馆。贾湖遗址出土的七音骨笛、碳化稻米、契刻符号等将中华文明推进到9000年前,被誉为“人类从蒙昧迈向文明的第一道门槛”,被确认为20世纪全国100项重大考古发现之一,成功入选全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从本期起,本版编发“贾湖文化探源系列报道”,讲述贾湖故事,传承贾湖文化,解读这片遗迹对于中华文明的重要意义,让更多人了解源远流长的贾湖文化并从中汲取精神力量,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文/图 本报记者 齐国霞

每一件文物,都是一个记载民族血脉的基因密码。

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

贾湖村,位于舞阳县北舞渡镇西南约1.5公里处。20世纪60年代之前,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村民,不曾想到这片繁衍生息的土地,竟能赢得全世界的瞩目。

贾湖遗址博物馆的落成开馆,将让全世界了解这片9000年前的华夏文明起源之地。

贾湖遗址初露真容

贾湖遗址位于舞阳县北舞渡镇贾湖村。该村因南面有小湖环绕得名贾湖。此地古时水系发达、地形平坦,是宜居之地。然而,这里也是洪水泛滥之地。

5月上旬,记者走进贾湖村,田地里的麦穗正吸收着土地的养分灌浆生长,村子里一排排楼房彰显着村民们殷实的生活。贾湖遗址就在小村的东北隅。

站在贾湖遗址上,看着一个个发掘出来的窖穴和墓葬,仿佛穿越时空,站到了原始贾湖的土地上感悟远古先人不断追寻文明的梦想。

贾湖遗址得以发现,与一个人有着密切关系。

1957年,舞阳县文化馆文物干部朱帜被打成右派,关押数年,家人也被牵连,妻子和父亲先后身亡,母亲带着朱帜的儿子到贾湖投亲靠友。朱帜获释后来到贾湖,与母亲一起生活。

在贾湖的田野上劳作,朱帜时常在沟坎和井壁上发现红烧土、红陶片,他知道,这里应是一处古文化遗址,但以当时的身份,他没有条件进行发掘,更不可能告知世人。古遗址的发现,还需要其他的机缘。

1975年,一场罕见的洪水肆虐中原,位于泥河洼地滞洪区边缘的贾湖深受其害。1978年,国家拨款重修护村堤,村民取土筑堤,形成一个大取土坑。后来,贾湖小学的师生平整此大坑时,发现了一些石器和陶器。

此时的朱帜已回县文化馆工作,偶然看到这些陶片,回想起自己当年的发现,立即组织人员到贾湖做好保护工作,同时向省博物馆作考察、发掘报告。1980年春,河南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前身)专门成立了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调查队,成员周到前来调查后确认这是一处裴李岗时期文化遗址。

1980年,舞阳县革命委员会公布贾湖遗址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2年10月,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的安志敏教授等人到贾湖遗址进行调查和指导。

1983年的春天,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前身)委派郭天锁为领队带领考古队员进行试掘。随后,他们发现了丰富的遗存,共清理墓葬17座、灰坑11座,出土陶、石、骨、龟等各种质料遗物数十件,并确认遗址面积达5.5万平方米,近圆形。同年,朱帜在第一期《中原文物》上刊发《舞阳贾湖遗址调查简报》一文,这是贾湖遗址考古资料首次公开。

骨笛现身展示文明

1984年,河南省文物研究所确定第一研究室主任裴明相为领队、副主任张居中为考古队实际负责人,带领考古队员对贾湖遗址进行正式发掘。

同年9月,在朱帜带领下,张居中等考古队员入驻贾湖。从此,对新石器文化有浓厚兴趣的张居中与贾湖结下了不解之缘。在之后的30年里,他先后7次主持发掘,每一次都有令人振奋的发现。

1986年,对贾湖进行第四次发掘时,出土了两支“笛儿”,都有7个孔,说是笛子吧,没有吹孔和笛膜孔,说是箫吧,又没有吹奏用的山口。张居中只好在发掘记录上暂时记录为“穿孔骨管”或“笛形器”。

1986年11月,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贾湖遗址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张居中在2018年1月10日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国家宝藏》第三期节目中回忆:当时,他与技工贾分良、杨振威一同观看刚清理出的78号墓。墓主人头部和部分上身被其他墓葬打破,唯腰部以下保存尚好,股骨外侧有两段骨管。这两段骨管应该是兽骨或禽骨,能成为陪葬品,说明它们意义非凡。

这两段兽骨或禽骨上面的7个孔,分明在提醒人们,它们就是笛子。但是,由于之前发掘出来的石制、骨制、陶制和贝壳制等文物,经检测都已在地下埋了近万年,这两段兽骨或禽骨的年份也相差不大。人们难以想象上万年前的原始人会制作乐器。

随后,张居中和同事找到一些音乐家鉴别,被告知它们不是乐器。

在随后的发掘中,又陆续发现了多件“穿孔骨管”。一次,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第一研究室主任裴明相到挖掘现场检查工作时,看到了刚发掘出的一根骨管,当即认定是笛。于是,裴明相与时任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的郝本性及张居中等人携带两根精选的骨器,前往北京找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的萧兴华先生鉴定。

萧兴华一见骨器,立刻说:“这件骨器的构造和新疆哈萨克族的吹奏乐器斯布斯额及新疆塔吉克族的鹰骨笛差别不大,是一件乐器!”

为了证明自己的判断,萧兴华与裴明相一行赶往中央民族乐团找到刘文金团长。刘团长听了萧兴华的简单介绍,请来管乐声部的几名演奏家前来试奏。笛子演奏家宁保生用骨管一端作为吹口,利用声波的震荡,使乐管的边棱发音,很快就吹出了基本音阶。至此,贾湖“穿孔骨管”的乐器属性确定!

为慎重起见,1987年11月,萧兴华邀请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所长黄翔鹏、武汉音乐学院院长童忠良等国内音乐界专家来到郑州,用闪光频谱测音仪对6支比较完整的骨笛进行音序测试。测试完毕,萧兴华还与测音员徐桃英吹奏了河北民歌《小白菜》。

据考古专家考证,贾湖骨笛的制作材料为丹顶鹤尺骨,它的出土改写了中国音乐史,同时也把中国的文明史提前到了9000年前。

契刻符号重见天日

贾湖遗址真正得到重视,是从发现文字性符号开始的。

1987年3月至6月,张居中、王胜利带队在贾湖遗址进行第六次发掘。郑州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1984级的15位同学也参加了此次发掘。在一个二次葬的墓中,出土了一件很像剑柄的石器,其顶端的弧面上,清晰地刻着一些符号。

这次发掘引起了国家和省级考古专家的高度重视。时任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国家文物局考古专家组组长的黄景略,在时任河南省考古研究所所长郝本性、河南省文物局副局长杨育彬等陪同下,到贾湖考古工地视察。

1987年12月7日,河南省文物局在郑州举行“贾湖遗址发现8000年前七声音阶骨笛和甲骨契刻符号”新闻发布会;1990年,张居中在整理贾湖遗址出土物时发现水稻遗存。此成果先后在《农业考古》《中国科学》《ANTIQUITY》等刊物发表,引起国内外学界广泛关注。

2001年4月至6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师生和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合作,在舞阳县博物馆的配合下,对贾湖遗址进行了第七次发掘。同年6月,贾湖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5年,张居中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麦戈文教授等合作研究,在贾湖陶片残留物中发现酒石酸,主要成分为大米、山楂和蜂蜡等,为世界最早米酒所遗留。该成果在《美国科学院院报》(PANS)上发表。

2013年9月至12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合作,在舞阳县博物馆的配合下,对贾湖遗址进行了第八次发掘,发掘面积300平方米,清理房址9座、灰坑25座、兽坑2座、墓葬97座。

贾湖遗址,这片年代距今9000年~7500年、核心保护区面积5.5万平方米的历史遗存,是目前国内规模较大、保存完整、文化积淀极为丰厚的新石器时代前期聚落遗址。考古研究成果丰硕,发现有最早的七声音阶乐器、最早的鼎形器、最早的绿松石装饰物、最早的栽培大豆、最早的文字雏形之一、最早的酒之一,属于家畜驯养、鱼类养殖、稻作农业、纺织业、原始宗教与卜筮起源地,被称作东亚地区万年以来第一座历史丰碑和文化高峰,与同时期西亚两河流域的远古文化相映生辉。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陈星灿评价:“贾湖文化是中国史前文化的第一座高峰,中华文明的星火从这里点燃。”

贾湖遗址考古成果被镌刻在北京“中华世纪坛”青铜甬道显要位置。贾湖遗址成功入选全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十三五”时期大遗址、第三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单位,载入教育部编写教材《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当选“二十世纪一百项考古大发现”和“百年百大考古发现”。贾湖遗址考古成果在《自然》《古物》《美国国家科学院院报》等世界著名核心学术期刊高频次发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主流媒体和央视《探索发现》《中国考古大会》及河南电视台春晚等栏目热播,在全社会引起了良好反响。

贾湖遗址博物馆馆长武艳芳告诉记者,近年来,贾湖遗址保护利用工作累计投入约1.2亿元,完成了保护展示、环境整治、安全防范、保护利用设施建设等工程,遗址展示初具形象,将对公众全年免费开放,贾湖考古遗址公园一期现已完工。博物馆的开放,将为增强全民族文化自信作出贾湖贡献。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