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湖遗址出土的稻壳。(资料图片)
贾湖遗址出土的菱角。(资料图片)
贾湖遗址出土的大豆。(资料图片)
贾湖遗址出土的莲藕。(资料图片)
■武艳芳
经过地质学家、古气候学家、考古学家等共同研究,贾湖遗址所处的舞阳地区,在中生代时期(距今约2.5亿年~约6500万年)受地壳挤压,土地凹陷,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地貌。从伏牛山奔流而来的沙河,携带各种沉积物,在这里淤积出地肥水美的广袤平原。贾湖周边地势稍高,岩矿资源和水资源丰富。贾湖先民生产、生活的主要地貌部位在浅平洼地的边缘、河流的自然堤附近,这两种地貌类型都是由冲积和湖积共同形成。温暖湿润的亚热带气候使万物蓬勃生长、动物自由栖息,形成了水草丰美、生态和谐的古环境,为贾湖先民获取丰富的食物奠定了基础。树上长的、藤上结的、地上跑的、水中游的、天上飞的,都出现在贾湖先民的食谱上,更有经过他们驯化后的栽培作物和家畜,以及用粮食酿造的美酒。
(一)贾湖先民的植物食物
水稻。先民们在长期实践观察中,发现了野生稻稻籽可食用且易于储藏,就逐渐进行有意识的试种。这一有意识的主动选择成就了稻作农业最早在中国出现,主要代表有长江流域的仙人洞遗址、上山遗址、城头山遗址和淮河流域的贾湖遗址。在贾湖遗址发掘采集的红烧土块中发现了十多例稻壳印痕,在采集的房基、灰坑填土标本中,经浮选法拣选出大量脱壳的稻米,经鉴定大多为偏梗型,也有一定比例的偏籼型及少量偏野型。稻作农业的出现为贾湖先民定居奠定了物质基础。由此证明,贾湖先民的食物来源更加稳定。
栎果。壳斗科栎属植物的种子,俗称橡子富含淀粉,其含量仅次于五谷而远高于豆类,其成熟季节相对集中,从一棵树上就可以收获较多,自古以来作为民间食物被广泛食用。现在,舞阳县附近的二郎山和嵖岈山依然有很多橡树,周边不少小商户专营橡子凉粉,味道鲜美。贾湖发掘时出土100多粒炭化栎的果核,均为先民从遗址周围采摘作食物用,大多保存完整。
野菱。菱科菱属,四角刻叶菱的变种,一年生浮水水生草本植物,果实小,富含淀粉。在贾湖遗址灰坑中浮选出十多个菱的炭化果实,个体较小,大多仅存一角,未见完整者,也应是先民从遗址周围采集作食物用的。菱角的存在,证明遗址周围应有富营养的较宽阔水体(湖沼湿地)。值得提及的是,2017年,贾湖湖体清淤后,湖中生长了大量的野菱角,同样比现在其他地方的菱角要小,但生吃甜度较高,蒸煮后口感面甜。
大豆。贾湖遗址出土的炭化大豆有581粒。2021年7月19日,《光明日报》发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赵志军先生的重磅文章《传说还是史实:有关“五谷”的考古发现》。赵先生在该文中特别写道:“通过植物考古,在很多遗址都出土了大豆遗存。目前我们可以认定的最早的栽培大豆出土于河南舞阳的贾湖遗址,距今8000年。但贾湖遗址出土大豆的尺寸和形态特征介于野大豆和栽培大豆之间,反映出当时大豆仍处在被驯化的过程之中……古代先民种植大豆不是为了榨油,而是直接煮熟食用。”这也是贾湖遗址发现证实的第十一项世界之最——世界上最早的大豆人工栽培地。
莲。贾湖遗址浮选出土的莲藕遗存有76件(块),其中保存好的还可看到完整的横切面,上面均匀分布着8到10个气孔,与现代栽培藕在形态特征上完全一致,但相对较细,可能是野生莲藕。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植物可供贾湖先民食用,如薏苡、豇豆、薯蓣、稗属等含淀粉植物,以及山核桃、野葡萄、猕猴桃等。
丰富的食物来源让贾湖先民的粮食有足够的剩余,世界上最早的“酒”也就随之诞生。研究人员提取和分析了贾湖遗址16个陶器残片样品残留物,这些样品的年代分属贾湖三个不同时期。研究结果表明,这些陶器残片残留物中含有酒石酸的混合物,可能来自大米、山楂、蜂蜡等,同时遗址里出土有野葡萄籽,因此不排除还有野葡萄的可能性。这种混合物就是最早的米酒残留物,证明9000年前的贾湖先民就已学会酿酒。
作者为贾湖遗址阿岗寺遗址保护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