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23年5月25日 星期

张自立:70余载梨园情


张自力表演沙河调剧目。

■文/图 本报记者 杨 旭

沙河调作为豫剧四大流派之一,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张自立是我市一名老艺人,从小与沙河调结缘,表演、传承沙河调是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日前,记者对张自立进行了采访,聆听他与沙河调的故事。

记者见到张自立时,他与编剧李顺喜正在讨论新戏《大汉许慎》的创作。“要想将沙河调发扬光大,必须与本土文化深度融合。”精神矍铄的张自立一说起沙河调就滔滔不绝,丝毫看不出已年逾八旬。

张自立,1941年出生,西城区新城管理办公室古城村人。张自力从小就对戏曲产生了浓厚兴趣,8岁就开始学戏,十几岁进入当时的郾城县豫剧团,拜沙河调老艺人曹振江为师。他一生工花脸,兼生、丑等行当。

回忆70多年的戏曲之路,张自立坦言,学戏没有轻松可言,不仅要练唱腔,每个动作甚至眼神都要不断揣摩。“为了打好基础,无论三伏天还是三九天,我从来没有间断过练习。”张自立说。虽然时常练到筋疲力尽,但只要一站在舞台上,他立刻精神抖擞,把握每一次表演机会。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一场成功的演出背后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张自立苦于练、勤于学、善于思,很快成为一名优秀的沙河调演员。他唱腔激昂豪迈、动作干净利落,精彩的表演深受观众喜爱。

采访时,说起沙河调的起源,张自立侃侃而谈。“20世纪50年代末期,在河南省一次文艺座谈会上,当时的省文化厅副厅长冯纪汉提议,根据流传地域、演唱特色等,把豫剧归纳为豫东、豫西、沙河和祥符四大流派,得到文化界和戏剧界的广泛认可。”张自立说,沙河调在发展过程中兼容并蓄,不仅吸收了民歌、小调的艺术特色,还融合了武术、器械表演等形式,形成不少“绝活儿”,艺术风格独特,地方色彩浓郁,唱腔既活泼婉转又激越嘹亮,在沙河两岸广为传唱,经久不衰。

张自立一边向记者讲解沙河调知识一边演唱起来,仿佛回到了年轻时。他对沙河调的热忱不禁让人动容。

从市豫剧团退休后,张自立依然活跃在舞台上。他的儿女都是沙河调传承人,创办了召陵区红艺豫剧社,在多个省、市巡回演出。文艺工作者下乡演出时经常风餐露宿,远非舞台上那样光鲜亮丽。“你该休息了,让别人上吧。”不少亲朋这样劝说张自立。但他不觉得苦和累,反而乐在其中。张自立对待每场演出都非常认真。“到我这个年龄,每场演出都可能是最后一场,更要认真对待。”张自立说。

去年,老伴因病卧床不起,张自立的生活重心转移到照顾家人方面。虽然暂别舞台,但他对沙河调的热爱没有停止。不断有戏剧爱好者登门拜访向他请教,他总会将一身技艺无私相授,有时还会录制一些沙河调作品发布在朋友圈。“现在沙河调受到的关注越来越多,愿意学戏的年轻人也不少。我愿意和更多年轻人进行戏曲方面的交流,也希望这一艺术流派得到进一步传承和发展。”张自立说。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