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丽霞
组织市第一中等专业学校学生开展生命救护知识培训,组织开展乡村医生培训,组织市实验小学学生学习生命救护知识……2020年以来,市红十字生命教育基地广泛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生命救护知识培训、应急培训等。
近日,中国红十字会总会首批“红十字生命教育示范基地”名单公布,市红十字生命教育基地榜上有名,全省唯一。5月底,全省红十字应急救护工作现场研讨会在我市召开。
2020年,在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省红十字会的大力支持下,市红十字会生命健康安全教育项目成功获批。在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安全教育中心三楼,我市建设了集应急救护培训、生命安全体验、红十字知识传播于一体的市红十字生命教育基地。
8月1日,记者走进市红十字生命教育基地,了解到该基地有VR机动车模拟驾驶、车祸碰撞体验、溺水救助、AED体验、VR应急救护、创伤救护、心肺复苏等项目设施。
记者了解到,该基地投资66.65万元,是以生命健康安全教育、生命救护培训为主题的专业性场馆。建成以来,这里开展了大量的生命教育活动和应急救护培训等。2021年,市第一中等专业学校、市直幼儿园、市社会福利院、舞阳县第三实验小学、郾城区初级实验中学、市特殊教育学校、市残联、源汇区人防办、召陵区人防办、市实验小学、市第二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漯河小学等学校和单位,先后组织6000多人到市红十字生命教育基地参观学习。2022年,临颍中职班教师培训、少年兵王军事夏令营、中国红十字会乡村医生培训等,在市红十字生命教育基地举行。
近年来,市红十字生命教育基地秉持 “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带动整个社会”理念,扎实开展生命教育活动和应急救护培训等,普及生命安全教育和包扎止血、应急避险、自救互救等技能。
市红十字生命教育基地专门设立相对固定的宣教场所,打造3D影视教室,经常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通过图片、影视短视频等,对学生、单位员工等开展生命安全教育,介绍如何进行应急救护、心肺复苏等,让他们学会自我保护、应急救护,必要时保护自己、帮助他人。
“我们将充分发挥市红十字生命教育基地的功能作用,大力倡导‘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市红十字会党组成员、秘书长杨浩告诉记者,市红十字会将进一步加强生命健康安全教育,普及应急救护知识,传播红十字文化,推动关爱生命、“救”在身边活动规范化、品牌化,进一步提升人道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更好发挥党和政府人道领域助手和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