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链接
李圣卡,市二院儿童康复科主治医师,毕业于河南中医药大学,漯河市中西医结合会委员。他先后在省人民医院、省儿童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修,从事小儿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诊疗工作,尤其在儿童姿势矫正、小儿脑瘫、儿童神经发育迟缓或语言发育迟缓、孤独症谱系障碍、小儿脑炎后遗症等相关神经系统疾病早期评估与康复治疗方面擅长,还擅长运用针灸及穴位封闭等诊疗小儿专科疾病。他曾在省级以上核心期刊发表6篇。
给宝宝做常规生长发育体检时,医生大都会做关于肌张力的常规检查。有些家长一听到医生说宝宝“肌张力有点儿偏高”就会很紧张。那么,肌张力高是脑瘫吗?
什么是肌张力?肌张力即肌肉的张力,是肌细胞相互牵引产生的力量。简单地说,就是指宝宝的肌肉在静止松弛状态下的紧张度。肌张力是维持宝宝身体各种姿势以及正常运动的基础,比如各种复杂运动如翻身、坐、爬、站立、行走等。我们通常都需要在宝宝安静的状态下去测量孩子是否真正存在肌张力增高。
检查肌张力都有哪些方法呢?
一是内收肌角。在宝宝清醒的状态下让其呈平卧位(躺着),腿伸直,尽可能拉开双腿,注意观察角度(看左右腿是否对称)。正常角度:1个月至3个月为40度至80度,4个月至6个月为70度至110度,7个月至9个月为100度至140度,10个月12个月为130度至150度。
二是腘窝角。在宝宝清醒的状态下让其呈平卧位(躺着),屁股不能抬起,屈曲大腿靠近胸部,然后举起小腿测量大腿与小腿之间的角度。正常角度:1个月至3个月为80度至100度,4个月至6个月为90度至120度,7个月至9个月为110度至160度,10个月至12个月为150度至170度。
三是足背屈角。在宝宝清醒的状态下,检查者扶着宝宝,保持宝宝腿伸直,使足背屈向小腿,用手掌压足底,足背和小腿前侧形成的角度为背屈角,左右都要检查。操作的时候先用中度压力形成最小的背侧屈角,称慢角,然后突然背屈形成快角,正常情况下两种角度是相等的。正常角度:慢角、快角均小于70度。异常角度:一是慢角、快角均大于70度。二是两角之差大于10度。三是左右不对称。
肌张力异常增高有以下几种信号:一是宝宝翻身比较困难,头部老是后仰,弯成月牙状。二是6个月时无法弯成坐位,常常下肢屈曲伴伸展困难,平躺时常常踝关节跖屈、内收交叉。三是手指经常屈曲呈握拳状,拇指内收。四是上肢肩关节内收,肘、腕关节屈曲僵硬,家长时常感觉给宝宝穿上身衣服很困难。五是站时足尖着地,行走时踮脚。
其实,认为肌张力高就是脑瘫是错误的,家长不要过于紧张。肌张力高确实是脑瘫的主要表现之一,但真正的肌张力高需要由专业医生经过详细诊断来明确,不能仅通过一些表现来判断。
一旦确诊小儿肌张力高,最好的办法就是进行综合性康复训练。
李圣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