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永平
我小时候生活条件虽很艰苦,但校园游戏丰富多彩,所以童年生活很快乐。
1961年我上小学了,在位于漯河市东郊的漯周路小学。学校很大,周围有军工厂、冷冻厂、发电厂、造纸厂、机械厂、化肥厂……还有几个大村庄。何太玲老师是我们一年级到三年级的班主任。她和蔼可亲,不仅教我们语文、算术,还教我们做游戏。
课外活动时,何老师就和我们一起做游戏。她教我们的第一个游戏是“老鼠钻十二洞”。同学们站成一个大圆圈,手拉手搭成老鼠洞,一部分同学扮成鼠在圆圈里钻进钻出,另一部分同学扮成猫在圆圈外捉“鼠”。他们铆足劲儿,紧盯着钻出洞的“鼠”,“鼠”稍一迟疑就被捉住了!大家欢呼雀跃,开心极了。
后来何老师又教我们做丢手绢、找朋友、抓小鸡、圆圈舞、“冲过来”等游戏。做圆圈舞游戏时,同学们站成一个大圆圈,拍着手打着节拍唱歌。老师先挑五六个同学,在圆圈里拍着手又唱又跳找舞伴,找到后两个人面对面表演,唱完最后一句交换位置从头开始。同学们开心的样子现在仍清晰地浮现在我脑海里。
“冲过来”游戏是同学们手牵手站成两排,面对面相隔两三米远。一排同学一边往前走几步一边唱“我们要找一个人”,另一排同学一边后退一边唱:“你们要找什么人?”这边再后退唱:“我们要找xxx。”那边再向前走几步唱:“xxx呀有点劲儿。”这边唱“有点劲儿呀冲过来”,那边同学紧紧拉着手组成一道防线。被点名的同学铆足了劲儿,找一个突破口冲过来。如果突破口处两个人的手被冲开了,就把这两个同学带回自己的队伍,冲不开的话就留在对方的队伍。同学们高喊着“冲过去”“留住他”,为壮大自己的队伍而加油助威。
“六一”节到了,一批同学加入了少先队,我们又学会了新游戏“往前跑”。同学们围着两棵小树形成一个大圆圈,两名少先队员拿着手帕,绕着两棵树你追我赶。这个游戏既让我们开心,又激励我们奋发向上。
那时我们的游戏时间很多,学校大门一天到晚都敞开着,同学们吃过饭就到学校,一直玩到预备铃响起才走进教室。下课时间也能娱乐一会儿,做完课间操可以做些三五人的小游戏。每天课外活动是我们最开心的时候,全校学生都在教室外尽情地玩耍,操场上一片欢声笑语。
时光荏苒,六十多年过去了,每当我想起童年时光就无比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