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本报记者 张玲玲
在近日举行的漯河市第十届戏迷擂台赛总决赛中,9岁女孩刘雨萱脱颖而出,成功将一等奖收入囊中。8月11日,记者采访了刘雨萱,了解获奖背后的故事。
“总决赛中我唱的是豫剧《穆桂英挂帅》选段‘辕门外三声炮如同雷震’。接近尾声时,没等我把最后一句唱完,台下就响起了连连的叫好声和阵阵掌声。”提及参加比赛时的情景,刘雨萱自豪地告诉记者。
刘雨萱与戏曲的结缘从4岁开始。“我喜欢听戏。有一次我用手机播放《花木兰》选段,听了好多遍还是不会唱,在一旁玩儿的雨萱说她会唱了。一开始我不信,谁知道她真会唱了,还唱得句句在调,让我很意外。”刘雨萱的奶奶潘秋英说,“我们老家有戏曲爱好者聚在一起唱戏,我就带雨萱过去跟着乐队的伴奏唱,没想到她第一次就全程跟上拍了。”
此后,戏曲的种子便在雨萱小小的心里生根发芽。空闲时间,潘秋英开始有意地教刘雨萱学戏。“她那时还不认识字,我就把唱词分解开,一句一句地教她记,然后跟着手机学。”潘秋英说,按照这个方法,刘雨萱学会了好几段戏曲。
为了深入学习戏曲,刘雨萱5岁时,妈妈杨梦君为她报了戏曲班。“毕竟她年龄小,上课时我们就陪着她,记下老师教的内容,回家后辅导她练习,包括唱腔、手势、身段等。”杨梦君说,一年下来,刘雨萱进步很大。
除了上课、在家里练习,杨梦君还经常带着刘雨萱去河堤、广场,遇到戏曲爱好者就唱几段。“她唱完后,很多热心的戏曲爱好者给她指点。”杨梦君说,久而久之,刘雨萱的唱功越来越好,胆量也越来越大。如今,刘雨萱与很多戏曲爱好者成了朋友。除了平时在一起唱戏,刘雨萱经常应邀与他们一起外出演出——舞阳县莲花镇、郾城区小商桥景区、敬老院等地都留下了她的身影。
“头戴金冠压双鬓, 当年的铁甲又披上了身……”采访中,刘雨萱向记者展示了一段参加决赛时选唱的曲目。她唱得字正腔圆,一招一式有板有眼、自然流畅。“决赛前的日子,我只要有时间就跟着网络上的视频学习,或者自己练习。”刘雨萱说,她喜爱戏曲,很享受唱戏带来的快乐。学习舞蹈的她也会尝试把舞蹈动作加入戏曲表演中,增强感染力。
几年来,刘雨萱自学了十多段戏曲,其中包括红色戏曲《俺外甥在部队》《红色娘子军》等。“现在我对自己的要求是勤学苦练、精益求精,把每一段戏唱好、表演好,每一个动作都做到位。”刘雨萱说,接下来,她会在学习之余了解更多的戏曲知识,提升自己的戏曲素养,并将博大精深的戏曲文化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