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由汪玉提供
■本报记者 李文姣
怀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漯河二高美术教师汪玉已在三尺讲台辛勤耕耘了23个春秋。“施以爱心、精心育人、不图回报”是她教学工作的真实写照。担任班主任期间,她认真研究班级管理办法,在她悉心教导下,孩子们受益匪浅,都有了很大的转变,班级氛围也更加和谐、活跃。
作为艺术班的班主任,汪玉有自己的管理之道。她实行规范化管理,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式学习,培养学生积极动脑、认真思考、踊跃发言的学习习惯。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汪玉与任课老师一起为其制订学习计划,并进行细化,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成绩。她秉持“有目标、有行动”的理念,通过为学生设立目标,让学生明白“高中三年要干什么、走出校门后要干什么”。“有了明确的目标,学生才会有所行动。”汪玉说。同时,汪玉注重学生的心理建设,积极挖掘其内在潜力,言传和身教并行,深受学生信任。今年6月,汪玉送走的毕业班学生用优异成绩回报了她。新学期开学,汪玉又回到七年级,第一件事就是给学生和家长发放调查问卷。“只有深入了解学生,才能更好地为其高中三年的学习制订科学、合理的规划。”汪玉说。
汪玉热爱学习,勤于钻研。作为学校美术教学的骨干,尽管日常工作繁忙,但是她从未停止学习。她每日坚持阅读,积极参加各类学习培训,教学能力不断提升。“老师掌握的信息越多,教学方法就越先进,对学生的学习帮助也就越大。”汪玉说。长期的实践和学习,使她掌握了独特的教学艺术。“听汪老师的课是一种享受。”这是老师和学生们对她课堂教学的评价。有些学生对画画缺少兴趣,便会逐渐失去信心。对此,汪玉说:“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和态度,因材施教、积极鼓励才能帮助他们找回自信。”
汪玉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热心公益事业。2000年,她成为义务献血志愿者,至今已多次参与无偿献血活动,并在2004年成为造血干细胞骨髓捐献志愿者。2012年起,她参加市共青团组织的“青社学堂”活动,不仅利用寒暑假无偿给孩子们上美术课,还抽出时间开展学生心理健康辅导活动。漯河二高成立志愿者服务团队后,她带领教师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走进特殊教育学校帮助聋哑学生学美术,并利用专业特长带领学生们为乡村画墙绘。
汪玉培育了满园桃李,也收获了诸多荣誉。她撰写的德育案例《拒绝校园暴力 创建文明校园》被评为河南省中小学德育优秀案例,示范课《高中生消防安全知识教育》在2021年河南省消防安全示范课评选中荣获三等奖;她所带的2020届六班荣获河南省“五四红旗团支部”称号;2022年,汪玉负责的“艺”起筑梦志愿服务项目在漯河市第四届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中获铜奖;她被评为省级优秀辅导老师、市级骨干教师、市最美志愿者、市级优秀班主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