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玉枝
刘庆邦的中短篇小说集《小呀小姐姐》,以“一步三回头,深情回望农耕文明;三步一叩首,在黑暗中奉献光明”的深厚内涵聚焦煤矿和乡土领域。
乡土和煤矿是刘庆邦写作的重要背景,这是他熟悉的领域。工作经历、人生阅历、职场体验、心灵感悟,碰撞在一起,生成一粒粒种子,孕育出一篇篇纹理清晰、有血有肉的小说,见微知著描摹现实,呈现底层民众的喜怒哀乐,孜孜不倦地诠释着一个作家的良知和情怀。
写平常人、平常事,贵在朴实,以情动人。书中的《美发》《乌金肺》《班中餐》等聚焦矿工生活,以管中窥豹的洞察力切入社会肌理,描摹矿工的生存世相。《乌金肺》尤其让人心酸——康新民和康新生哥弟俩在小煤窑打工,都患上了肺尘病,年纪轻轻就结束了生命。《起塘》《桃子熟了》《红围巾》《麦子》等,回望田园,呈现乡风乡俗,同时直面乡村况味。
《小呀小姐姐》写的是乡村女孩小姐姐照顾驼背弟弟的故事。作者寥寥写了几件小事,小姐姐就亭亭玉立在眼前——教弟弟唱童谣、学站立;烧蚂蚱、挑净鱼刺喂弟弟吃;麦子梢儿黄时,背着弟弟去看蚕豆、油菜和紫色的豌豆花。弟弟高烧,她去给他摸鱼,沉入水塘。她有一颗金子般闪亮的心,把鲜花般的生命活成了弟弟的一部分,弟弟崎岖的生命历程里弥漫着她童真的芬芳。
《小呀小姐姐》中的小姐姐、《美少年》中的文周和《燕子》中的燕子都是一早就失去了父亲的孩子,刘庆邦用细腻而灵动的文笔洞悉童心,探秘矿工的精神境界,捕捉燕子妈妈的情感律动,颂扬了人间自有真情在的大爱。
本书共收录21篇小说,题材小而精,人物微而暖,语言轻柔而深情。小说问世的时间已有些年头,最早的《小呀小姐姐》发表于《山花》1995年第七期;《幸福票》则是一篇退稿,而后起死回生,在《山花》发表,被广为转载。一篇小说的命运不禁让人联想到一个人跌宕起伏、峰回路转的生命历程。刘庆邦写乡村、写小煤矿,无疑会嵌入时代的烙印,而这些标记着历史印痕的文学作品恰恰为后人奠基,回望、思量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社会和人生。
“文学首先得有良心。”刘庆邦对于小说中人物的命运抱有怜悯、关爱之情,而悲悯之中是脉脉温情,苦涩里蕴含着春风般的暖意,黑暗里透视着尊贵的人性光辉,殷殷关切里是心灵拷问和深深思考。人生的苦与乐、生活的阴晴圆缺、现实的无常与无奈在他潜心构建的文学天地里一叶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