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2023年10月12日 星期

梅丹丽:阅读让自己逐渐“富足”


爱读书的梅丹丽。本人提供

■本报记者 陈思盈

“物质富足的人,精神未必富足。追求精神富足的人,会更加注重个人修养的提升。人的一生应以书籍为友,把书籍作为自己走向富足的阶梯。”舞阳县第三实验小学教师梅丹丽说,字典上对“富足”的解释是“丰富而充足”。她个人对这两个字的理解是既能表示物质上的富足,也能表示精神上的富足。对她来说,期盼精神上的富足是一生锲而不舍的追求。

“阅读的好处多得说不完,身体的营养靠食物、心灵的营养靠书籍。”每每提起读书,梅丹丽总会这样说。在书香的浸润中,她的精神世界慢慢富足。

梅丹丽从小就喜欢读书。小时候她生活在农村,课外书比较少,比较常见的是连环画,这些图文结合的课外读物激发了她对读书的极大兴趣。至今,《三国演义》《水浒传》中的一些人物形象她仍记忆犹新,这也成为她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后来,随着知识面的拓宽,所读书籍的类型也发生了变化,她开始读杂志,比如《故事会》《读者》等。真正接触文学类书籍是在上师范和大专时。那时,《简·爱》《呼啸山庄》《飘》等书籍走进了她的世界。虽然很认真地阅读这些世界名著,但她更关注的是故事情节,对作家刻画的人物形象以及所表达的思想还看不透,理解得并不深入。她说,印象较深的是在一次文学课上,老师讲《孔雀东南飞》,她听得特别认真,心情随着刘兰芝悲苦的命运起起伏伏。当老师分析造成刘兰芝悲惨命运的原因以及这部作品的时代价值时,她豁然开朗——原来读一本书有更深的东西需要去探索、研究、感悟。再读书时,她就有意识地去关注作品背后的东西。

参加工作后,单位里有图书室,她看书的种类随之丰富。近几年,随着阅读量的增加、生活经历的积累,她对书的选择再次发生变化,所读书籍偏重经典文学、哲学伦理、历史人文等。

谈到阅读带给她的影响,梅丹丽说,对她影响较大的是生活经历、大量阅读和坚持写作。如果把生活比成实战的话,那么书籍就是具有指导意义的“兵书”。生活是千姿百态的,而书籍包罗万象。每读一本书就是读一种人生。不读书的人,人生只有一种,而读书人的人生有千百种。在千百种人生里,可以提炼出真善美,分辨出哪些该珍惜、哪些该抛弃。即便再脆弱的灵魂,也会被书籍历练得柔中带刚。因为阅读,她明白了真正的孝不只是养,还要尊亲。她认为给孩子最大的财富是给他最好的教育。当一个人的综合素养提升后,会更加热爱生活、更加珍惜工作。热爱生活的人,内心充满阳光,走到哪里哪里亮,浑身充满正能量;珍惜工作的人,会更加爱岗敬业、勤奋工作,也能在工作中任劳任怨。

当一个人因阅读拓宽视野后,就想走向更高的平台、更大的群体,与志同道合的人进行智慧的碰撞。因为爱学习、爱阅读,她经常参加漯河日报社举办的读书活动,认识了很多良师益友。大家互相学习、互相鼓励、共同成长,在繁忙的现实生活里为自己筑起了一个精神家园,营造出“心中若有桃花源,何处不是水云间”的美好心境。同时,她也收获了友情,为生命注入了更多的温暖。因为爱和被爱,她的内心变得更加强大。作为女人,原来她总会因为一点小事久久不能释怀;现在不同了,不管遇到什么事都会换个角度去思考,多想别人的好、多找自己的错。这样一来,心情好了,苦恼也少了。

“不管心灵如何疲惫,只要拿起书,就像为身体注入了新鲜血液,马上精神饱满、充满力量。”梅丹丽说,她愿终身以书为友,用书籍筑起一个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在追求精神富足的道路上度过幸福的一生。


上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