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炎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牙周疾病,是由牙龈上积累的牙菌斑导致的牙龈发炎。它的发病率很高,磨牙症患者、不爱刷牙的人、牙齿不整齐的人患上牙龈炎的概率都非常大。牙齿错位、食物阻塞、刷牙方式错误等因素都可能导致牙龈炎。抽烟、药物、高血压、过度操劳或是心理压力过大导致内分泌失调、免疫力降低也会使身体感染细菌,引发牙龈炎。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导致其他严重的牙龈疾病。
牙龈炎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牙菌斑和牙结石的堆积。牙菌斑通常由细菌黏附在牙齿的表面形成。菌斑在牙齿表面和周围堆积,会导致牙龈组织的损害。如果菌斑不能被正确清除,将聚集形成牙结石。牙结石附着在牙齿基部靠近牙龈的位置。除非使用专业的方法,否则牙结石很难被去除。菌斑和牙结石最终会刺激牙龈组织。
牙龈炎产生的其他原因:一是激素改变导致。常常发生于青春期、绝经期、月经周期和怀孕期间。此时牙龈变得更为敏感,更容易发生炎症。二是疾病导致。癌症、糖尿病、艾滋病患者患牙龈炎的风险更高。三是药物导致。口腔健康常常受到一些药物的影响,尤其是当唾液的分泌量减少时。苯妥英钠(抗惊厥、癫痫)以及一些治疗心绞痛的药物会导致牙龈组织异常增生。四是吸烟导致。与不吸烟者相比,吸烟者更容易患牙龈炎。五是家族病史导致。如果家族中有人患有牙龈炎,那么就有更高的患病风险。
如何预防牙龈炎?一是定期洁牙。洁牙是预防和治疗牙龈炎的主要手段之一。洁牙使牙齿保持清洁,起到改善牙龈出血、消除口臭的作用。二是戒烟戒酒。烟和酒会使保持口腔健康所需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流失。想要拥有健康的牙齿,一定要戒烟戒酒。三是多吃蔬菜和相对粗糙的食物。蔬菜含有很多纤维素,粗食能帮助清洁并刺激牙齿及牙龈,以此预防牙龈炎。四是养成良好的刷牙习惯。坚持早晚或进食后刷牙、饭后漱口,及时清除留在口齿之间的食物残渣和细菌。
牙龈炎的诊断与治疗:一是去除病因。通过洗牙彻底清除菌斑、牙结石,消除造成菌斑滞留和局部刺激牙龈的因素。对于炎症较重的患者,可配合局部药物治疗。常用的局部药物有1%过氧化氢、复方氯己定含漱液、碘制剂。急性炎症可配合使用抗生素阿莫西林和甲硝唑。二是手术治疗。少数增生性牙龈炎患者的牙龈纤维增生明显,炎症消退后牙龈形态仍不能恢复正常。可施行牙龈成形术,以恢复牙龈的生理外形。三是防止复发。慢性牙龈炎重要的是防止复发。要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认真刷牙,正确使用牙线。
市疾控中心宣教科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