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 丹
朋友问我:“你是如何做到每天坚持阅读的?”我笑着说:“没有坚持,就是一种习惯。”仔细想来,如果做某件事需要用坚持才能继续,说明这个事做起来很痛苦,起码有不情愿的成分在里面。而读书对我来说是一种享受、一种愉悦的体验,是生活的一部分,所以不用那么咬牙切齿、锥股悬梁地去坚持。我们常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实现某种愿望而给自己立下宏愿,抱定呕心沥血、忍辱负重的准备,并为之定义为“坚持”,以衬托成功的不易和自己的坚忍,这其实是一种刻意的自我感动。
专注于某件事,只是纯粹地因为喜欢,因此带来的松弛感、喜悦感最能打动人,也最能治愈人。小时候我喜欢画画。每逢周末,当别人家的孩子在外面玩闹的时候,我会拿着纸和笔坐在家里的长条桌前开始创作。构思、起型、调色、涂色,最后勾边,直至画稿完成,整个过程需要大半天时间。那时我只是上小学的年纪,可一旦拿起画笔,竟是那般执着。儿时的我并没有经过专业的绘画训练,全凭一腔热爱和仅有的一点儿天赋去画。幸运的是,在美术老师的指导下,我确实得了一些奖项。那时的我不懂得用坚持去定义喜欢,只觉得拿起画笔内心就是喜悦的,就像如今捧起书本阅读时一样。我想,我会一直画下去,为自己心中所爱。
如果现在我的孩子能够在小学阶段找到自己的爱好,我就不必给他报各种兴趣班去发掘他的天赋。然而当年,我的母亲并没有这样的觉悟。这是时代的局限。那时,读书之外的爱好只能是课余生活的调剂。上初中时,由于功课多,我对画画的热爱只能暂且搁置。可当数理化考卷上那可怜的分数让我认清现实的残酷时,我向母亲提出了想继续拿起画笔走专业道路的想法。母亲告诉我:“很多画家都是一生艰辛,暮年才成名,甚至像梵·高这样伟大的画家也是在穷困绝望中死去的。你做好成为画家而坚持的准备了吗?”只这一段话,就让年幼的我在对坚持的恐惧中退缩了。从此,我再不提绘画的事。是的,我没有勇气为了坚持热爱而忍受一生的孤苦穷困。那时的我也并不知道学习画画后,除了当一名画家外的其他出路。我想:如果当年我坚持热爱,生活或许是另外一种可能。
成就一番伟业,坚持是必不可少的品格。平凡人的热爱却不该被坚持捆绑。赏一朵花、走一段路、爱一个人,并不一定要成为花艺师、旅行家或是长久地占有某人。享受这个过程,而不是急于达到目的,这是热爱持久的秘密。只可惜,年幼的我不曾看破;多数成年人急于奔赴目标,被功利心蒙蔽也不曾察觉。
几年前,机缘巧合,我结识了一位美术老师。在她的指导下,我尝试再次拿起画笔,只为愉悦自己。画画的时候,我的身心舒缓、宁静。隔着时光,我仿佛见到了那个曾经在长条桌前独自画画的小女孩。我和她拥抱,并告诉她:“不要怕,遵从你的心,坚定地向前走吧!”
只是,那次与画画的重逢并没有让缘分持续太久。随着二宝的出生,我的热爱再次被现实阻隔。也许今生无缘成为画家,可在未来某一天,当我不再被琐事捆绑之时,哪怕已白发苍苍,也会拿起画笔,去继续内心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