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4年1月4日 星期

岁末问心


■王春红

每一个新旧交替的时光节点,总让人有更敏感的心绪。又一年已经来到,岁月的尘埃远去,我想暂时放下手边事,静思心中事。

轻轻地在心中问一声:你是否照顾好了自己?我不由得心生惭愧。身体是灵魂居住的地方,更是一台精密的仪器。它在每天的运转中为我服务,可我太不懂得对它的养护。有时我饮食无度,有时我昼夜颠倒,小灾小病全然不顾,欠身体许多债,以致它向我发出了严重的警告。

想起夏天那一场突如其来的眼疾,我仍心有余悸。那天清晨我起床时,眼前的世界忽然陷入一片模糊,短短几天视力急剧下降。我如坠入黑暗的无底深渊。听到窗外街头的喧嚣,那已是我不敢独自涉足之地。世界距我渐行渐远,恐惧的阴影笼罩着我。我该何去何从?我想到《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海伦·凯勒,想到金波的《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想到瞎子阿炳和他的《二泉映月》……亲人带我四处奔波寻医问药,我在每一条来来回回的路上煎熬着,也虔诚祈祷。所幸,经过几个月的治疗,光明一点点回到我的世界。自此,我从未如此真切地体会到健康的重要性,从未如此真心地善待自己。“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照顾好自己,不仅是自己安身立命的保障,亦是在孝敬父母。

除了身体,更要照顾自己的一颗心。像阴晴不定的天气,心也有风霜雨雪,会烦、会忧、会累、会沮丧。我尽力做自己的观察者,让每一种心绪都给它恰如其分的慰藉。否则,心就会像一个任性的孩子,将负面情绪泼洒成一片狼藉,最后收拾残局的还是疲惫的自己。当然,最需要的不是呵护,而是内心的达观。如果心想要自由,就没有什么枷锁不让你走;如果心真的倦了,就没有什么繁华不可抛。所谓生命的日趋成熟,就是越来越自由的一颗心吧!

轻轻地在心中问一声:你是否关照了父母和亲人?我不免有些许遗憾。辗转于忙碌的生活,我陪伴父母的时间太少了。父亲像一棵老树经历了风霜的吹打,白发在无情地拓展最后的领地,皱纹里像是藏着一把刻刀,曾经宽厚的肩膀单薄起来,似是再也支撑不起任何重压。母亲厨房的香味永远吸引着我回家的脚步,但她在这一粥一饭间忽然变老。那个黄昏,我开车回家看望父母,想顺便蹭一顿饭。母亲乐呵呵地去了厨房,让我带着小侄子到外面去玩。半个小时过去,当我们欣然奔向厨房准备大快朵颐时,却见乱成一团的厨房依然冰锅冷灶。母亲正佝偻着背,焦急得团团转,找不到切菜刀的她正掂着刀找刀。“唉,老了!”母亲沉重而无奈的叹息像冰雹砸在我的心上……当我开车离开时,看着倒车镜中的两位老人孤独地站在原地,目光越来越长,身影却越来越小、越来越远。父母正在老去,我早已不再是孩子。孩子正在长大,我早已是一位母亲。母亲不只是一个角色,更代表着一种引领、影响和感染。我不想站在孩子前行的路边观望,想要拥有和她共同成长的能力,听懂她的“喵星语”,读懂她的小心思,看懂她的小世界。最终让她可以信赖的是一个母亲游刃有余的气度,而不只是衣食住行的安排。

轻轻地在心中问一声:前路是否还有梦可追?我只有掩面沉思。一个中年女人的梦想也许不能再具体而言,不能像孩子那样具体到一份职业、一个身份、一组崇高的词汇。总而言之就是做一个有所追求的人、一个不断成长的人、一个能在未来遇见更好自己的人。人活于世,更要修心。“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依然是我最朴素的修心路径。我虽未读万卷书,亦未行万里路,但我一直走在读书的路上,亦在生活的路上读人读物读别人的故事。书中有万里路,路上也有万卷书。用心感受一路的风景,都是对生命无声的滋养。读书,行走,思考,写作,在世俗的生活之外拥有内心的山高水长,才能一手拿起生活的碗筷,一手捧起梦想的星月。

“往事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又一个新的起点,再一次重新出发。与自己对话,听内心深处的声音,走自己向往的道路。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