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4年1月28日 星期

“村晚”火起来 乡村文化活起来


■王学明

喜庆的舞蹈、自编自导自演的小品、诗歌朗诵、走秀和武术表演……近日,在临颍县瓦店镇大李村举办了一场以“幸福大李 欢乐新年”为主题的“村晚”,台上村民演得起劲,台下大人孩子喝彩声不断。这是一场富有乡土味、年俗味的文艺演出,把村民熟悉的身边人、身边事搬上了舞台,展示了乡村新风貌,为大家送去了欢乐。

连日来,“村晚”在沙澧大地可谓是遍地开花,唱身边事、演身边人、道家乡美、赞新生活……随着覆盖面扩大、影响力和群众参与度提升,“村晚”已成为了一种新年俗,深得老百姓喜欢。“村晚”听起来有点儿土,但并不简单。与正规春晚相比,“村晚”虽然没有豪华的舞台、夺目的灯光,更没有明星大腕,但气氛丝毫不差。台上各显神通,台下欢声阵阵,一场“村晚”就把过年的氛围感拉满,把群众的小欢喜、小满足、小骄傲,汇聚成了正能量的滔滔江河。

人们为什么喜欢“村晚”?当然是因为开心。过年,最紧要就是开心。在“村晚”上,全村总动员,群众齐上阵,用歌声把对乡村振兴的美好憧憬唱出来,用舞蹈将农村美满幸福的生活跳出来,用小品把文明乡风、淳朴民风展现出来。可以说,“村晚”是接地气的农村文化活动,让人们在这种热热闹闹、充满人间烟火气息的氛围中,找到久违的过年感觉,找回记忆中的年味。

“村晚”舞台虽小,却凝聚了农村生活的方方面面,从生活方式、节日习俗,到传统手工艺、民间文艺,再到乡土文化、乡村旅游,演的是乡亲,说的是乡音,唱的是乡愁,舞的是乡情。一场“村晚”就可以让群众品味到乡风文明、非遗、身边幸福等多道乡村“大菜”,让这场营养丰富的文化盛宴起到成风化人的作用。当然,从另一层面讲,“村晚”火了,能更好助力有型文化留得住、走得出,吸引更多外地游客打卡体验,吸引更多人关爱乡村、热爱乡村、融入乡村,为乡村振兴出力。

“村晚”不仅是一场文艺演出和民间民俗活动,还是人民群众与乡村文化的一种“双向奔赴”。传承乡村文化需要更多的“村晚”,涵养文明乡风需要更多的“村晚”。要想让“村晚”办得越来越红火,从“一时热”变成“一直热”,除了发动村民更广泛地参与其中,地方政府、相关部门也要加大对“村晚”的支持力度,为“村晚”提供场地,加大扶持资金投入,派出专业人士在剧本创作、内容编排等方面给予指导等,只有得到社会各界更广泛的支持,“村晚”才会越办越好,才能让更多的乡村文化被看见,真正实现让群众看“村晚”、享“村晚”、乐“村晚”。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