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4年1月30日 星期

忠诚履职尽责 做实政治监督


(上接01版)围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存在问题,形成由党风政风监督室牵头抓总,委机关各部室协作联合,派驻纪检监察组和县区纪委监委(功能区纪工委)强化督办,市县一体发力的监督格局,精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清理政治监督“淤点”,营造激励干部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近年来,我市着力优化营商环境、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取得了显著成效。”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全市纪检监察机关连续三年将优化营商环境监督治理列入个性化事项清单,服务保障我市连续三年营商环境评价位居全省第一方阵。2023年,市纪委监委统筹各监督检查室、派驻机构,在深化“访万企·解难题”行动的同时,深入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专项治理,重点开展涉企行政处罚案件评查和法院异地执行案件评查,共评查案件141件,督促整改问题132个,助力打造“六最”营商环境。

以项目化突破“难点”,推动政治监督常态化

做好政治监督工作,贵在常态常在,重在落地落实,难在精准深入。市纪委监委把握协调联动与合力推动的关系,将“一把手”和领导班子、各部门(单位)履职尽责情况作为政治监督主要内容,坚持问题导向,压实整改责任,联合市委市政府督查局开展重点工作督查,运用座谈会、问政会、提醒函、督办单等方式,统筹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察监督,打好监督组合拳,突破政治监督“难点”,用督查问题清单和反馈整改清单推动政治监督聚焦“靶心”,抓在日常、严在平常。创新建立政治监督事项动态交办工作机制,聚焦上级因时因势作出的决策部署,第一时间形成监督事项清单,动态交办给相关监督检查室、派驻机构、县区纪委监委,全程跟踪督办、定期催要结果,确保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落地见效。2023年,市纪委监委紧盯“关键少数”的思想、工作、作风、生活等情况,明确28项监督重点,发挥派驻机构“探头”作用,做实跟进监督、全程监督,完成对全市8个县区(功能区)、75个市直单位党委(党组)的政治生态分析研判,实现“精准画像”。同时,运用“四问十查”工作法开展谈心谈话936人次、实地监督检查单位897批次,实现对县处级“一把手”等监督谈话全覆盖。我市的经验做法被《中国纪检监察报》《河南纪检监察信息》等报道。“四问十查”工作法被评为河南省纪检监察机关“十大好制度”。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