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才
曾经的漯河国营第一食堂坐落在漯河火车站对面,占据公安街与马路街十字路口的西、北两边街面,以及公安街与老街十字路口路南的部分街面。
第一食堂的摩角楼远近闻名。摩角楼之所以名声大,是因为这里聚集着全市乃至豫中地区水平最高的厨师和跑堂师傅,当时全市的高档宴席都在这里举行。那时只要说是一食堂的人,人们都会另眼相看。
摩角楼往北正对着火车站候车室的一排中式建筑是国营第一食堂的大众饭店,是专门为在漯河乘(转)车的旅客和普通群众服务的大众饭店,能容纳三四百人,经营着既实惠又受大众欢迎的家常饭,如面条、包子、胡辣汤、油条、锅盔、豆腐脑、杂烩等二十几种主副食,花上一两角钱就可以吃饱。
从大众饭店往北,一排楼阁式建筑是甜食部、冷饮部,这里卖的汤圆、蛋糕、冰淇淋是小朋友的最爱,也是年轻人谈恋爱的好去处。食堂的北面,从老街口往西路南有几间老式木门门面,是提供各种地方特色饮食和新式餐点的小吃部,这里的鸡丝馄饨、新式牛排和蒸饺宴让人难忘。
摩角楼我有幸去过几次。这是典型的两层中式建筑,大屋顶、大房檐、红砖墙,沿街有大窗户,二楼正前方还有一个宽敞的阳台。楼下是普通餐厅,楼上是高级餐厅。楼梯是四五米宽的水泥梯,木栏杆上刷着朱红漆,显得富丽堂皇。楼梯两边是一个宽敞的大餐厅,摆放着十几张八仙桌。八仙桌能大能小,全部撑开后周围可以坐十几个人。凳子就是普通的木凳子。由于时间较久,这些桌子、凳子的漆都掉了,显得很有年代感。楼梯口的北面设置有带玻璃门窗的工作台,又叫接待台,现在叫吧台。紧挨着工作台靠近窗户的地方有一个半米见方的铁皮柜子,柜子的正面和下面开着口,下面用轨道与灶上相连。这是运送饭菜的电动提升机,楼下灶上做好的菜肴装盘后就是用这个装置送到楼上的。这在当时是很了不起的,常引得顾客驻足观看。大厅往北的阁房里摆着八九张较新的八仙桌,配以木椅,用四季屏风隔开,这就是上席,即贵宾席。在那个年代,这是最豪华的设施了,可以说是城市的门面。如果有谁说在摩角楼吃酒席了,马上就会引来羡慕的眼光。在那时,摩角楼是“超五星”级的。
人们常说摩角楼里“哪个人都有一把刷子”。我去过摩角楼几次,与跑堂师傅孙殿卿比较熟。他是个中年人,爱说爱笑。他报菜吐字清晰、声音洪亮、委婉动听,听起来是一种享受。人们都说他报菜的声音隔几条街都能听见,而且只要能听见就能听清楚,功夫深着呢!他一见客人来,说不上两句话,就能分清谁是主谁是宾,安排的座位人人都满意。他不识字,客人们点的菜,不管十几道还是二十几道完全凭心记,竟一个不错,然后一口气唱报给楼下。有一次,我见有个客人把孙殿卿叫到一边嘀咕了半天,就问他啥事,他笑了笑说:“没有事,说闲话哩。”我不信,又找那个客人问了一下,那个人说:“我见他在我们点菜时没记录,可能不识字,可到结账时十几道菜他一张嘴就把账算出来了。我不相信,找他一个一个核对,结果一分钱都不差!真是服了。”
那个时候,食堂里面的跑堂师傅、厨师大都不识字,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这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是很普遍的。可是一天下来几十桌宴席,那么多账目,连个菜单都没有,怎么来结算?会不会出差错呢?我了解到,他们虽然都不识字,可是自有不识字的办法。什么办法?就是木牌。楼下送上来一个菜,就跟楼上要一个木牌——送上来一份红烧肉就要一个红烧肉的木牌,送上来两条红烧鱼就要两个红烧鱼的木牌。下班时,成本会计就凭灶上收到的木牌进行成本核算,财务会计也凭这些木牌来核算跑堂师傅的营业收入。每到下班时候,跑堂师傅就拿着整整齐齐的现金和粮票到财务那儿结账。据说他们几十年都没有出过差错。我曾问过孙殿卿:“你们每天至少接待几十桌客人,你不记账,咋会不错一分钱呢?”他说:“谁说我不记账?你看看。”说着拿出一个本子让我看。这是一个只有他才能看懂的账本,里面都是圈圈点点和符号。他说:“你们记账是一盘菜一盘菜地记,我是一桌一桌地记。红事、白事、相亲、谢客,各种宴席是不一样的。最后保证错不了一分钱。”他还告诉我,“你们认识的字都是由横竖组成的,我们报的菜有不同的顺序、不同的组合,就代表不同的意思。我一报出来菜名,楼下灶上和案上的人一听就知道这酒席是红事还是白事、是相亲还是办事,几个人有什么忌口,甚至是哪里人都知道。”
在摩角楼,我和朋友最喜欢吃的菜就是“虎皮扣肉”和“红扒肘子”。那时三年自然灾害刚过去,人们对肥肉尤其偏好,这两个菜一上来就一抢而空。有几个人还专门到楼下灶上找厨师请教“虎皮扣肉”的做法。他们回去以后到处宣传——把又肥又厚的肉先煮六七成熟,捞出沥干,在肉皮上抹上蜂蜜或糖色,将肉皮放在油锅里炸焦,然后切成一两寸宽、五六寸长的肉片,码好了放在笼里蒸,蒸好后倒扣在盘子上,红色的肉皮朝上,看起来像虎皮一样,吃起来肥而不腻、满嘴是油,甚是过瘾。这道菜往往是做好的,一直放在笼里蒸,蒸的时间越长就越好吃。
我至今保存着一张随手写的纸,记录着那时摩角楼吃饭的价格:木樨肉:两毛五分钱;碗蒸小酥肉:三毛钱;糖醋里脊:三毛五分钱;红烧肉片:三毛钱;虎皮扣肉:四毛钱;红扒肘子:四毛钱;清蒸全鸡:六毛钱;红烧鲤鱼:八毛钱;高粱红白酒:一瓶九毛钱;馒头:十个,粮票二斤、五毛钱;米饭:一碗,粮票二两、八分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