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尹晓玉
今年57岁的刘女士髋关节疼痛十余年,近日因病情加重到市骨科医院(漯河医专二附院、漯河市立医院)就诊,被确诊为左侧髋关节骨性关节炎。市骨科医院智能微创骨科(骨十科)团队在人工智能(AI)+3D打印PSI(患者个性化订制手术导航系统)的辅助下,成功为其实施了全髋关节置换术。目前患者已能行走,正在进一步康复。
十年磨一剑 打造智能微创骨科
近年来,智能化治疗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日常医疗中,促进了现代医学的发展。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市骨科医院守正创新,积极推动智能微创骨科落地发展。
2014年,该院购置第一台骨科3D打印机,初步构建智能数字骨科。2016年,该院率先在豫中南地区成立数字医疗与骨科3D打印中心,与南方科技大学医院、中南大学合作,构建数字医疗与骨科3D打印发展平台,在技术攻关、项目合作、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等方面交流合作。2019年,该院引入骨科手术机器人。
2019年7月,该院骨科团队成功开展了我省首例“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手术。智能数字骨科技术与临床实际相结合,能根据每一名患者的病情开展个性化、数字化骨科手术。目前我市医院及周边地区医院骨科的很多手术都用到市骨科医院智能数字骨科技术。截至目前,该院共开展机器人手术600多例,涵盖创伤骨科、手外科、足踝外科等。该院运用3D打印技术成功完成复杂骨折、髋关节翻修等手术,把骨科手术引领到“私人订制”时代;在国内率先开展AIHIP(人工智能辅助髋关节置换)及翻修手术;开展上百例CT三维重建和手术模拟辅助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
该院积极扩大数字骨科技术应用范围,不断研发与拓展数字骨科新技术,聚焦数字与智能骨科创新技术向临床应用融合转化过程中的“最后一公里”难题,打造领域内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国家级创新平台。同时,该院坚持临床与科研并重,围绕骨科3D打印、骨科手术机器人等先进技术,建立以临床需求为驱动的转化创新平台,构建“医、产、学、研”转化闭环,不断提高骨科手术治疗的精准度和智能化水平。
创新应用AI+3D打印技术
市骨科医院智能微创骨科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专业领域的发展和先进医疗技术在骨科诊疗中的应用,努力为患者带去更精准、更安全、更高效且微创的诊疗体验。近年来,团队在科主任宛磊带领下,在医用3D打印技术的应用和研究上持续发力,并不断探索人工智能和3D打印技术在关节置换手术中的应用。
过去,人工关节置换手术主要依赖医生的经验和手动操作,手术过程中存在不确定性和误差。而通过AI+3D打印技术可以大大增强手术的精确性和可预测性。医生可以在术前通过AI软件进行测量和规划,然后利用3D打印技术打印出患者的相关解剖结构模型,再根据这些模型进行手术操作。这使得手术过程更加精细化和规范化,减少了手术的难度,降低了风险。不仅如此,人工智能技术还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分析大量的医学数据,提供更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该技术的成功应用,对探索人工智能全髋关节置换辅助系统在临床实践过程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也标志着我市在精准医疗数字化技术方面又迈出了重要一步,人工关节置换手术水平再上新台阶。
未来,市骨科医院智能微创骨科团队将在精准、微创、智能的新技术方面继续精进,在创新道路上砥砺前行,不断推进高质量骨科学科建设,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更安全的医疗服务。
图片由市骨科医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