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彩霞
日前,河南省卫健委官网公示了2024年河南省护理学会优秀护理工作者名单,漯河市骨科医院(漯河医专二附院 漯河市立医院)护理部主任赵春红榜上有名。
从一名普通的护士,到负责一个科室的护理工作,再到负责一个医院的护理工作,28年来,赵春红脚踏实地、高标准履行岗位职责,带领团队多次参加护理创新活动并多次荣获省级、市级荣誉。她个人也先后荣获漯河市优秀护士、漯河市第二届最美护士、漯河市护理管理先进工作者、郾城区三八红旗标兵等称号,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参与编写护理专业教材1部,参与省、市科研项目10项,获批国家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主持校级科研校目5项。
赵春红在28年的护理生涯中大力弘扬南丁格尔精神,展现出新时代医务工作者的责任和担当。2003年非典期间,正在休婚假的她得知科室人手紧张,主动提前结束假期,申请加入临床一线工作。2008年汶川地震,她主动请缨前往灾区。2010年手足口病流行,她带领科室人员承担了院内手足口重症患儿的救护工作。2020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中华大地,她第一时间写下“请战书”,投入疫情防控一线。2022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她坚守在医院,与同事一起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5月3日,她接到紧急通知,带队支援郑州疫情防控;10月带队支援高风险地区核酸采样工作;12月带队参与定点医院救护工作,圆满完成任务。
赵春红曾在北京协和医院进修重症医学专业,该院成立重症医学科之初,她被抽调到重症医学科护理团队工作,担任重症医学科护士长。在担任护士长的15年间,她勇于创新,努力提升团队专业水平,取得一系列成绩:2008年带领科室首次开展全胃肠外静脉营养支持技术,2009年开展机械深度排痰、气囊上滞留物清除术、密闭式吸痰技术,2010年开展PICC技术,2011年开展中心静脉压的监测技术,2012年开展床旁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2013年开展有创血压的持续监测技术,2018年开展人工肝治疗技术并培养了多名技术骨干。这些技术不仅为患者的精准治疗提供了有力保障,还填补了该院多项业务技术空白。2023年医院开展护士长竞聘活动,她带领的团队中有6名护士凭借过硬的专业技能走上了护理管理岗位。
2023年,赵春红竞聘为医院护理部主任。她加强团队人才的培养,对护士及护理管理者进行分层次、分阶段培训,创新开展多学科护理查房、“医护一体化”情景演练等;选派护理骨干到国家级、省级医院学习,积极引进新技术、新成果。该院护理人员中现有硕士研究生1名、在读硕士研究生10名。
为更好地服务患者,赵春红创新宣教模式:在医院公共区域设置健康知识宣传栏;推出“一科一品”的健康宣教扫码墙服务举措;为出院患者发放健康指导手册;在门诊楼内成立广播站,每天上午定时向患者及家属分享健康养生知识,传递健康生活理念。同时,她还组织开展健康科普短视频大赛,将书本上难懂的健康知识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传授给群众,使大家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近两年,赵春红组织团队成员参加“健行河南·科普惠民”志愿服务活动13场,到乡镇卫生院以及医联体单位进行科普巡讲20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