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4年5月23日 星期

“活吕布”贾窝


■余 飞

在豫剧沙河调这个流派,被誉为“活周瑜”的刘法印师承贾窝。

贾窝是沙河调大家,真名叫贾耀武(1906年~1972年),汝南县人,贾窝为其艺名。贾氏兄弟五人,自幼都入梆子窝班学艺,贾窝工小生。其兄贾政、贾振皆工旦行,均在沙河流域负盛名。特别是其兄贾振,不但因其塑造的各类艺术形象名震沙河两岸,本人的品格和气节更是为人称道。据说,他曾不挽衣袖鱼缸捞金,掷于欲轻慢他的豪绅面前扬长而去,向那个视艺术为玩物的世界发出无声抗争。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遂平一士绅之子是国民党军队空军飞行员,其因公牺牲后,国民政府下发一笔不菲的抚恤金。其父遂将这笔钱悉数捐出,办了个戏剧训练班,以班子的戏剧演出让群众记起自己的儿子曾经为国捐躯。训练班的第一任教学长就是贾政。后来在漯河名噪一时的沙河调演员田德霖、刘梅英夫妇就是那个训练班培养出的学员。刘梅英生前常说:“贾窝的辈分高,我们都叫他师叔,因为他的兄长是我们的启蒙老师。”

长期耳濡目染,贾窝自然从几位兄长身上学到了做人和从艺的真谛,在艺术之路上走出了属于自己的辉煌。他早年在哪儿坐科学艺不得而知,但他出科后先后在上蔡、西平、漯河一带搭班演戏多年。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他便是漯河“四街戏”(兴盛班)的主要演员了。“四街戏”最早演出的《前后楚国》是他的拿手好戏。此戏被唱红后又传至“五班戏”,由孙文明再演。后来孙文明改行做鼓师,不但把这出戏传授给了刘梅英,还把司鼓艺术传给了她的儿子田超。

1951年,漯河三个戏班合并,成立漯河豫剧团,贾窝带着“四街戏”的部分演员到了临颍,并和当地演员结合组成了临颍县豫剧团,纳入县管。自此,他成了临颍豫剧团的创始人之一。

贾窝文武戏俱佳,演戏时感情充沛、表演真切,做工细、戏路宽。《拜帅》中的韩信、《凤仪亭》中的吕布都是贾窝的拿手角色,素有“活吕布”之称。在长期的演员生涯中他练就了许多绝活儿。比如他在一出戏中演一个奸臣,被绑上斩桩后,随着一声“斩”字落地,他竟能在无遮无挡的情况下粉脸陡然变成蜡黄,同时还会有两行鼻涕瞬间流出直坠胸前,把一个人的绝望表现得淋漓尽致。据说,他类似的绝活儿还有很多,可惜没有传下来,成为沙河调的一大遗憾。

贾窝中年以后改唱须生,并长期担任临颍豫剧团团长。后因患高血压症,贾窝于1972年离世。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