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4年5月27日 星期

应文华:绘就精彩人生

应文华在工作室创作。本报记者 尹晓玉 摄


■本报记者 尹晓玉

见习记者 张 赢

今年53岁的应文华是黑龙潭镇老应村人,自幼热爱绘画。从画门神、邮票,到临摹绘画大家的作品,再到进行专业学习,他几十年如一日,从未停止绘画。如今,他是九三学社中央书画院院务委员会委员、《中国艺术与收藏》杂志社专刊主编、中央电视台《老故事》《大匠》栏目组艺术顾问、中国书画家研究会副会长。

5月24日,记者采访了从北京回到漯河的应文华。“最早画画,是因为我特别喜欢过年时家里贴的门画。看到秦叔宝和尉迟恭威风凛凛的模样特别入迷,就拿起铅笔和作业本照着画。”应文华告诉记者,他不断练习,绘画兴趣越来越浓。“10岁那年,家里人拿给我一本《芥子园画谱》,我一眼便被书中的画作吸引。”应文华说,得到这本书后,他便一遍遍临摹书中的画作,并立志成为一名画家。

之后,应文华一直没有停下手中的画笔。随着阅历的不断增长,应文华在书本中接触到董其昌、黄宾虹、齐白石、徐悲鸿、潘天寿等绘画名家的作品。他以这些大师为榜样,激励自己坚持自学。

为了进一步提高绘画技艺,2014年9月,应文华进入清华大学中国画高级研修班系统学习。随后,他又参加了人民大学首届中国画国展培训班及多名实力派画家的培训班。“那几年,我跟着很多名家进行系统性学习,理论、认知水平都有了质的飞跃,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应文华告诉记者,这些年他在北京一直从事绘画。

应文华笔下的山川、河流栩栩如生,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诗意。

近年来,应文华的部分作品被多家专业机构和国际友人收藏,曾多次入选省级及国家级美术展。《家山厚土正染秋》入围悲鸿精神——第四届全国中国画作品展,《幽谷祥音》入选2019“八大山人”全国写意中国画作品展。

应文华成名后,虽一直在北京发展,但一刻也未曾忘记家乡。他每年都要回来小住几次,连续六年义务为家乡亲人书写春联,并且多次在漯河参加“送文化下乡”活动。今年4月,应文华向漯河市博物馆捐赠了3幅书画作品。“我把这3幅画捐赠给家乡博物馆,希望能激励更多书画爱好者为梦想坚持创作。”应文华说,未来,他将尽最大能力继续为家乡的文化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