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24年7月9日 星期

化解矛盾 为民解忧


■本报记者 张丽霞

“大叔,这是法律知识的宣传手册,您拿回去看看。”6月27日,沐浴着夏日的晨光,源汇区司法局老街司法所接待大厅内,“90后”司法所所长郜芷婧忙着招呼前来咨询的居民。调解员杨艳、谢英民正和一名60多岁的大爷沟通其家中99岁老母亲的赡养问题。

“老街司法所位于老城区,背街小巷、老旧小区和商户多,矛盾纠纷也相对多一些。”郜芷婧说。

“别看小婧年轻,工作经验相当丰富。”提及郜芷婧,同事们纷纷夸赞。

工作中,无论是什么矛盾纠纷,郜芷婧始终坚持严格调解与灵活处理相结合,努力做到小事不扩大、大事不激化,力争给每方当事人一个合理合法、公正公平的说法和交代。如今,辖区居民遇到难解的问题都爱跑到司法所和调解员聊一聊,拉拉家常,说说烦恼,矛盾也随之化解。

记者翻看业务办理登记本,上面详细记录了近期辖区居民前来办理的有关法律援助、法律咨询、经济纠纷、老人赡养等事项。

提及自己的工作,郜芷婧感触很多:“我不是学法律专业的,6年前入职后,一边自学一边实践。只有我自己先学好,才能用法律知识服务大家。”

有一次,郜芷婧调解龙祥苑小区居民反映的噪音问题时,双方情绪激动。郜芷婧四五次上门沟通,最终促成双方互相谅解。辖区矛盾林林总总,每成功化解一起纠纷,她就格外有成就感。

老街司法所是源汇区“两所一庭”联动机制的试点。2022年8月,刚到老街司法所工作的郜芷婧就利用“两所一庭”联动机制成功调解一起纠纷。

当时,老街司法所接到居民宋某的求助,称自己与某公司签订了合同,租用并装修了该公司家属院的车棚和楼梯间。因车棚和楼梯间的使用问题,宋某与家属院业主发生了矛盾。了解情况后,老街司法所联合派出所、社居委和社区法律顾问等多方力量,多次对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最终,双方握手言和,长达半年的矛盾顺利化解。

“这是我们运用‘两所一庭’联动机制,对较为复杂的纠纷案件进行调解的第一次尝试,很成功。”虽已时隔近两年,郜芷婧仍清晰记得当时的场景。她表示,派出所民警、司法所工作人员、社区法律顾问和专职民调员耐心劝解矛盾双方,积极寻找双方利益平衡点,从法律的角度向双方当事人释法明理,引导双方当事人以理性的方式化解纠纷,是成功化解矛盾的关键。

近年来,老街司法所主动担当作为,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建立联合调解工作群,以“小板凳议事会”为载体,实现与新华街社区、辖区派出所的“三联三动”,把看似无解的矛盾,用刚柔并济的工作方法一一化解,维护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充分发挥了人民调解“第一道防线”作用。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