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是原发于女性子宫颈部位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居妇科恶性肿瘤首位。近年来,我国宫颈癌的发病率仍在上升并呈现年轻化趋势。世界卫生组织于2020年11月发布了《加速消除宫颈癌全球战略》,其最终目标是在2050年之前消除宫颈癌。接种HPV疫苗联合宫颈癌筛查是实现我国加速消除宫颈癌行动计划的重要“武器”。
宫颈癌的发生和发展通常是一个逐渐演变的过程,主要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密切相关。大多数女性在其一生中都会感染HPV,多数情况下人体免疫系统能够在一两年内将其清除。但是,如果HPV持续感染,尤其是高危型HPV(如HPV16、18型等)持续感染,就可能引发宫颈上皮细胞病变。
患者最初出现的宫颈上皮内瘤病变(CIN)被视为宫颈癌的癌前病变阶段。CIN分为三级,CIN1病变相对较浅,部分病例可能会自然消退。CIN2和CIN3级若不进行干预治疗,发展为宫颈癌的风险会显著增加。
从癌前病变发展到宫颈癌通常需要数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广大女性如果能够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包括宫颈细胞学检查(TCT)、HPV检测,以及必要时进行阴道镜检查和宫颈组织活检,就有可能在癌前病变阶段发现问题,并及时采取治疗措施,从而有效阻止宫颈癌的发生。
一旦癌前病变未能得到及时处理,就可能会发展为浸润癌。随着病情的发展,癌细胞会逐渐侵犯宫颈的间质组织。当癌细胞向周围组织和器官扩散、转移时,患者病情往往已经较为严重。
了解宫颈癌的发展过程对于女性宫颈癌的预防、筛查和早期治疗至关重要。女性定期进行妇科检查、接种HPV疫苗、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性行为卫生,都有助于降低宫颈癌的发生。倪作武
■专家链接
倪作武,硕士研究生,主治医师,毕业至今在市中心医院妇科工作。他对妇科常见病、多发病有较为丰富的治疗经验,擅长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子宫腺肌病、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息肉、异位妊娠、异常子宫出血等疾病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