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4年8月22日 星期
处暑养生
祛湿 润肺 防秋燥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血液肿瘤科副主任医师倪磊认为,处暑养生要祛湿、润肺、防秋燥。

祛湿

夏季会因湿邪困脾,出现脘脾腹胀、食欲减退、头重腿沉等。因此,要注重祛湿健脾。可以吃一些“补而不峻”“润而不腻”的平补之品,既有营养又有利于消化吸收,比如银耳、南瓜、山药、莲子等。

祛湿饮食推荐:红豆薏米茶

把红小豆、薏米提前泡上四五个小时,然后加水煮大约一个小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加入少量冰糖或者蜂蜜。

注意:1. 薏米有兴奋子宫平滑肌的作用,孕妇在怀孕早期不建议吃薏米。2. 如果在正常饮水量的基础之上额外服用红豆薏米水,不但不能祛湿,还会加重胃肠负担。3. 温服。

祛湿还可以这样做:

按揉祛湿穴位

承山穴和阴陵泉穴都是祛湿的佳穴,最开始可以轻按轻揉,感到酸麻胀痛为宜,然后逐渐增加按揉的强度。也可以对这两个穴位进行艾灸,加强祛湿的作用。

适当运动

让身体微微出汗也可以增强新陈代谢和血液循环,能够促进脾的运化功能,也可以起到祛湿的作用。

环境除湿

日光充足的时候要开窗通风、晒衣被,清除室内的湿浊。

多吃清热安神食物

秋燥渐显,宜多食用清热安神的食物,如银耳、百合、莲子、海带、芹菜、菠菜,多吃梨、冰糖、鸭子等滋阴润燥食物,少吃或不吃辛辣、煎炸食物以免加重秋燥。

处暑后也是肠胃病的高发时节,饮食应保持清淡,少吃油腻的肉食,多吃新鲜果蔬,特别是西红柿、茄子、土豆、葡萄、梨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早睡一小时

秋意渐浓,自然界阳气渐收渐降,人体顺应自然规律,常感睡意连绵,即为“秋乏”。缓解“秋乏”,要保证充足睡眠,早睡早起。

平时多伸懒腰,也有解秋乏的效果。伸懒腰能适当增加对心肺的挤压,促进心脏泵血,增加全身的供氧。

可适当选择慢跑、爬山、散步、太极拳等运动,可以消耗体内多余的热量,排泄多余的水分,达到清热除湿的目的。

处暑吃什么

常吃养胃食物

秋季消化道疾病高发,不妨多吃些养胃食物,比如南瓜、小米、木瓜等。酸奶、豆豉等发酵食物营养丰富且易消化,同样适合此时食用。

吃些薯类食物

薯类食物富含B族维生素和钾、镁等矿物质,膳食纤维也较丰富。有研究表明,多吃薯类食物有利于预防高血压等慢性病。秋季是薯类出产旺季,可用山药、芋头、土豆、红薯等替代精白米面。

每天一小把坚果

俗话说:“春吃芽、夏吃瓜、秋吃果、冬吃根。”秋季是食用花生、核桃、榛子、杏仁等坚果的好时候。常吃能获取维生素E和多种微量元素,呵护心脏健康,润肺润肠。

据央视网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