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文姣
通讯员 宋兆旺
近年来,漯河二中以“办有质量的教育”为追求,持续围绕创建标准,统筹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创建、文明实践,精神文明建设成效凸显。
强化思想道德建设。着力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把思想政治工作纳入学校事业发展规划,先后开展转变作风辅导报告、教师作风建设动员大会等政治理论专题学习,开展“童心向党”“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等主题教育活动21场次。利用重要时间节点深化“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在校园道德讲堂、德育课、升旗仪式、班会上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推动学雷锋志愿服务常态化,开展党史宣讲、送教下乡、关爱留守儿童、清洁家园、社区服务、交通疏导等志愿服务活动,切实为群众办实事。截至目前,该校已实施学雷锋常态化志愿服务项目6个,1680人参加志愿服务活动160场次483840小时,志愿服务注册率和参与率均达100%。
优化教师队伍。围绕“清廉校园”建设,建立健全师德考核制度和考核评价体系,定期举行师德典型选树和表彰活动。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年”、班主任论坛、道德讲堂、教师节师德主题演讲比赛、思政课教学竞赛等活动,推动师德师风建设提质增效。举办“岗位大练兵”和作业设计比赛,组织教师通过课题研究、名师工作室、“青蓝工程”、教学比武等平台提升自身能力。严格落实“双培养”制度,每年评选校级师德先进个人10名。目前,该校28人被评为省级和市级师德先进个人、“最美教师”。举办“学党史 强信念”诗歌朗诵比赛、教师党史宣讲员选拔大赛。该校青年教师李丽莎在漯河市“同备一堂课”党史宣讲大赛上获特等奖。
营造良好文化氛围。秉持“为学生一生发展强基”办学理念,常态化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经典诵读、法治进校园、戏曲进校园、阳光体育等活动,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主动关爱他人、在社会上主动奉献。充分挖掘学校历史和红色文化资源,总结提炼出“漯河二中的10个党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作为漯河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漯河二中在“五一”假期对外开放,并组织20名教师和40名团员作为党史宣讲志愿者向参观者宣讲党史,受到社会广泛好评。
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围绕“健康校园”“平安校园”创建目标,建立健全平安创建工作机制,积极开展安全教育进课堂活动,对学生加强校园安全、道路交通安全、反邪教、防溺水等教育,定期开展防恐怖袭击、防灾等应急疏散演练,筑牢安全防护网。
推动活动阵地建设。充分发挥团队主阵地作用,精心创办各类社团,扎实开展传统武术、篮球比赛、排球比赛、校园歌手比赛、书画比赛等活动,激发社团作为第二课堂的活力。着力打造“三个基地”和“三个阵地”,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法治文化教育基地和党建、团建、队建阵地,满足学生发展需求。
近年来,该校先后被评为全国和谐校园先进学校、全国足球特色学校、全国冰雪项目特色校、河南省文明校园、河南省卫生先进单位、漯河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漯河市“百优”党员教育基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