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4年9月3日 星期

别让环保作业沦为造假作业


■陆 莎

近日,在二手交易平台上出现了大量空牛奶盒、空笔芯作为商品出售的现象。原本再平常不过的生活垃圾摇身一变成了明码标价的商品,商家不仅不愁卖,甚至敢于标出不低的价格。原因在于,这些东西是卖给学生家长用来帮学生完成学校任务的。

为何会出现这种现象?究其原因,是一些学校和教育管理者对环保教育的理解过于片面和形式化,忽视了环保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学生内化于心的环保意识和外化于行的习惯。

当“100个空牛奶盒”“上百个空笔芯”等“以量取胜”的评价方式被当作衡量学生环保作业努力程度和环保成果的标准时,也就容易加剧家长与学生的焦虑和攀比。即使有些学校“不要求数量,自愿参与”,但不少家长也会有各种想法,比如“不做最后一名”“担心环保作业与学生的评优、奖励等相关”“生怕孩子在老师那里留下不好的印象”。

量化评价有其自身的优势,但以上交空笔芯的数量作为衡量学生努力程度的尺子,并定下“成绩好的学生一天一支,成绩一般的学生三天一支”的标准,就太荒谬了。此外,一些学校原本希望通过环保作业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但在实际操作中,这些作业与评优等挂钩,迫使家长和学生不得不采取造假手段完成任务。这种“以空对空”,不仅无法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反而会助长形式主义之风。

环保作业造假,损害教育诚信,误导环保认知,削弱学生责任感,贻害多方。家长和学生为了完成环保作业而购买空牛奶盒和空笔芯,不仅浪费了资源,还损害了诚信。这种行为与环保教育的初衷背道而驰,不仅无法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反而教会了他们投机取巧、弄虚作假。同时,这种形式主义的教育方式还会损害教育的公信力,让公众对教育的质量和价值产生怀疑。

“购买空笔芯”“购买空牛奶盒”等本末倒置的现象,必须及时纠偏。生态环保意识的培养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学校在设计环保作业时应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环保的意义和价值,从而形成正确的环保态度和行为习惯。对此,应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设计多样化的环保作业,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发挥优势、展示自己。

同时,学校还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只有不断提升教学管理能力、创新评价方式、加大政策执行力度、注重学生自我反思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才能真正让环保教育回归其本质,进而培养出具有环保意识和责任感的公民。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