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彩霞
近年来,心血管疾病高发,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市心血管病医院(市六院)心血管病学科在心血管疾病专业技术方面的发展突飞猛进,特别是心血管介入技术的普遍开展和规范实施、国家级胸痛中心的成功建设、诊疗水平和服务理念的不断提升,为本地区心血管危急重症患者的抢救开辟了高效的绿色通道,在我市及周边享有较高声誉。
2011年,市六院心血管内科在心脏中心主任、首席专家赵森的牵头下创建成立。赵森擅长冠心病、急(慢)性心力衰竭、心肌炎、心肌病、心律失常、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及老年病的诊治,尤其擅长各种急危重症的抢救,并带领科室人员不断学习先进的诊疗理念,培养了一支技术过硬的心血管内科团队。2012年,该科被评为市特色专科。2016年,该科被评为市重点专科。2016年,该院在心血管内科基础上成立市心血管病医院和市心血管区域治疗中心。2017年,该科开展冠脉介入治疗。2018年,该院创建成为国家级胸痛中心。2019年,该科陆续开展射频消融、起搏器植入、滤网植入、IABP/ECMO植入等治疗技术。2020年,该科创办CCU(冠心病监护病房)病区、心脏康复病区及全市首个心衰专科病区,同年创建成为国家级心衰中心、房颤中心、心脏康复中心,其中心衰中心连续三年被国家评为质控之星。2022年,该科创立国家标准化肺血管病中心示范中心并获得认证。2023年,该科被市卫生健康委命名为市定民生实事市级重点专科,并与郑州市心血管病医院合作开展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瓣膜置换等外科手术9台;同年该院依托心血管内科成立国家级心电诊断中心,在全市启动“心电一张网”中心建设。今年6月,该院胸痛中心通过国家级胸痛中心标准版,7月获批漯河市三级心血管病医院。
市六院心血管病学科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已细分冠脉介入、电生理、心律失常、心衰、心脏重症、高血压和心外7个心血管亚专业,科室下设普通门诊、专家门诊、房颤门诊、抗凝门诊、心衰门诊、高血压门诊、心理咨询门诊、心脏康复室,建立心内一科、心内二科、心内三科和心内五科四个普通心血管病区、一个心血管外科病区和一个CCU(冠心病监护病房)病区,对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心脏瓣膜病、心肌病以及心衰、心脏康复的诊治有独到之处,常规开展冠脉造影、冠脉支架植入、心脏起搏器植入和射频消融术及ECMO(人工膜肺),具有较强的综合实力。该科开展的高难度介入冠脉旋磨术、药物涂层球囊扩张术、冠脉介入逆向开通术填补了我市心血管内科领域多项技术空白,多项心脏病介入技术达到国家级先进水平。
该院心血管外科团队靠大联大,与省级心血管病医院签约进行深度合作,并聘请国内著名心外科专家分别担任名誉院长和心外科主任。目前,该科已成功开展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先心病修补术、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术、主动脉根部置换术及心脏恶性肿瘤切除术等心外科手术。
通过“补短板、强专科”,该院心血管内科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作为国家级胸痛中心,该科的介入导管室在拥有血管内超声(IVUS)、冠脉血流储备分数(FFR)设备的基础上,将开展心肌核素扫描更精准分析病情,通过无创检查从组织层面分析每个细胞有无缺血,目的是通过手术让每个细胞得到血液和营养供给。“FFR是对于临界状态的血管狭窄程度进行更细致的评估。心肌核素扫描是检查心肌内是否有存活心肌,以便通过搭桥、支架等挽救存活心肌、疏通血管,恢复患者心功能。特别是有些患者检查发现血管堵塞不严重,但是心肌核素检查发现心肌缺血严重,也需要通过手术疏通血管。”赵森解释,对于一些小血管循环不好的患者,可以采取心脏康复中的体外反搏治疗技术,通过体外无创按压下半身的方法减轻和消除心绞痛症状,改善机体重要脏器的缺氧、缺血状态,打通体内微循环。
人才队伍建设是科室发展的重中之重。2023年,该院选派30余名心血管内科业务骨干到省内外医院学习心血管外科、电生理、心脏康复、心脏重症等专业方面的新技术,培养了一支高水平、高技术、高层次的医学人才队伍。同时,该院对外招聘研究生、博士等高学历人才,为专业团队建设注入新鲜血液;对内将专业细化分支、提质扩容,选树高级职称人员担任科室学科带头人,加强综合专科力量。此外,该科还与北京安贞医院心脏病治疗中心、郑大一附院、郑州市心血管病医院、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邀请知名专家定期来院坐诊、查房、授课并指导疑难手术,从而进一步提升院内学科诊疗水平和急危重症抢救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