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4年12月23日 星期

强手云集展绝技 高空飞跃夺“金龙”

图为《翱翔·大飞人》表演现场。市杂技艺术中心提供


■本报记者 孙 震

12月6日至9日,河南省第十二届杂技展演暨首届“金龙杯”杂技艺术周在濮阳市举行。市杂技艺术中心的《翱翔·大飞人》节目斩获金龙奖,《说文解字》节目荣获银龙奖。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杂技家协会主席边发吉在现场观看后称赞:“《翱翔·大飞人》节目从演员、服装到音乐,都是国内一流水准。”

《翱翔·大飞人》是一项将技巧、惊险与艺术性完美融合的高空杂技表演。演员们以惊人的技巧与默契的配合,用一次次腾空跃起、一次次精准抛接演绎出人类对自由飞翔的憧憬和对极限挑战的追求。该节目中最大难度动作为转体1080度,动作难度可谓是世界级的。完成该动作的演员仅16岁,在队伍中年龄最小。

省杂技家协会副主席、市杂技艺术中心主任王跃新说:“《翱翔·大飞人》作为市杂技艺术中心的主打节目,有11名队员参与。我们把这个团队称为飞人队。2016年1月,飞人队开始排练,同年10月在四川省泸州市首演,之后边演边练边提高难度。其间,我们还邀请知名教练郭先昌对节目进行改编。2020年,飞人队到上海野生动物园驻场演出。经过不断改进,节目已趋成熟,收获观众掌声无数。”

《翱翔·大飞人》是多人参加的高空抛接类节目,具有险、奇、巧、美、稳的艺术特点,对演员的综合技能和心理素质要求特别高。在飞人队队长王琼看来,演员不仅要有过硬的基本功,还要有熟练的技能,对抛接的时间节点把握必须精准,不能有丝毫偏差。王琼表示,当初排练《翱翔·大飞人》这个节目时,对于动作如何设计、如何训练空中翻腾、如何完成队员间的配合等问题,演员们都很茫然。不过,大家并没有被吓倒,而是照着资料设计图纸,把熟悉的地上动作转换为空中飞行动作,用夜以继日的训练培养队员之间的默契。

“我们搭好支架后,自己揣摩、估量空中飞行的时间,再练习抛接,实现飞跃的梦想。刚开始,除了失败还是失败,虽然下面有防护网,可一次次摔下去还是浑身疼。”王琼说,后来,演员们从落地钟“滴答、滴答”的声音中摸出门道,根据空中动作的时间、空中的距离,测算出“飞人”的出手时间和接应演员的出手时间。

“我第一次飞跃成功时,激动得热泪盈眶。因为空中抛接对臂力的要求很高,我们每天至少练习半个小时的俯卧撑。为了培养抛接默契,我们每次练习都要做七八十次抛接,从不敢有丝毫懈怠。”王琼说,目前,在上海野生动物园,大家依然每天保持训练,每天早上6点起床,7点开始训练,上午10点30分结束训练,下午演出结束后再训练两个小时。周一至周五每天演出一场,周六、周日每天演出两场,节假日每天会演出三到四场。

“演职人员又到了一年最忙碌的时候。接下来,我们将组织演员加紧排练,准备派出多支队伍赴海外演出,有河南省海外春晚非洲行,有美国巡回演出……”王跃新告诉记者,该中心将打造飞人2队、飞人3队,使《翱翔·大飞人》节目不断推陈出新,成为我市一张闪亮的艺术名片。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