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 丹
中国人总能把节日与相应的吃食相联系,如春节的饺子、端午节的粽子、中秋节的月饼……都是独特的味蕾记忆。相比而言,腊八节的粥最为简单、易做,只需八种食材,在锅内慢熬细煮就成了。不过,年味儿也就随着这碗简单的腊八粥越来越浓。
我年岁尚小时,还没有智能电饭煲,家里做腊八粥都是由母亲精心熬制。腊八节前一天晚上,母亲会把煮腊八粥的食材准备好,淘洗干净浸泡在碗里。具体是哪八样食材,并不固定,要依各家的情况而定。小时候,我家并不富裕,常吃的几样粮食有大米、小米、糯米及各种豆类,若凑不足八样,就再加上红枣和花生。若还够,红薯或者苹果切成块加进去也是作数的。后来,生活条件变好,市场上可选购的食材也更为丰富了,山药、莲子、百合可作备选,集齐八种食材已不是什么难事。食材多的时候,母亲会依据口感、营养、色彩进行搭配,兼具审美和养生。无论贫穷或富足,母亲总能凭借她的智慧和勤劳把我们家的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有滋有味。
每年腊八节的清晨,当我还在梦中时,母亲就早早起床开始熬粥了。等我醒来,温软甜糯的腊八粥已经端上餐桌。每当此时,我就觉得无比幸福。
如今,智能锅具让熬粥变得省时省力。我们不必花时间等待,也不必担心粥溢出或者熬糊。智能化的程序规避了一切烦琐,只需将所用食材放进锅里,按下“开始”键,只待时间一到,一锅热气腾腾的粥就熬好了。不过,我不爱喝这样熬煮出来的粥,总觉得它少点什么,也不比从前的味道。细细想来,或许是缺少慢熬细煮的过程中那浓浓的亲情吧。
眼下,腊八节又快到了,如果时间允许,我会用传统的方法为我的孩子们熬一锅腊八粥,像母亲当年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