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齐国霞
漯河拥有丰富的文旅资源,如何将这些资源转化为文旅消费新动力,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课题。
公共交通是连接游客与景区的重要纽带。今年春节期间,市公交集团将101路、169路公交车线路临时延伸至许慎文化园景区。这一举措不仅方便了市民出行,还显著带动了文旅消费。许慎文化园作为国家4A级文化旅游景区,文化底蕴深厚,是展示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然而,节后公交线路恢复原状,市民和游客前往许慎文化园又将面临不便。目前,仅有111路公交车可达,而原本能直达的101路和169路公交车只到漯河医专东校区门口,距离园区仍有近1公里。101路从高铁西站出发,贯穿沙北区域,是沙北居民前往许慎文化园的最佳线路;169路途经沙南区域,是沙南居民的优选线路。
王卫峰代表认为,这两条公交线路的缩短,严重阻碍了游客的脚步。不仅如此,许慎文化园东边的雪霁花海景区和鹿港小镇游乐园,也因长期不通公交,景区发展受阻。他建议,为了促进文旅消费,应将169路和101路公交线路正常延伸至许慎文化园、雪霁花海景区和鹿港小镇游乐园。这些区域路面宽阔,便于公交车停车和调头。公交线路延伸后,将串起三大景区形成旅游环线,为游客提供极大便利,有力带动景区发展,拉动文旅消费。
沙澧河文化风光带的深度开发也是推动文旅消费的关键。目前,沙澧河文化风光带已成为漯河的城市名片,提升了城市形象,广受好评。为了进一步发挥其资源优势,推动文旅高质量发展,路文华代表认为还需从以下几方面着力:认真总结。市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全面梳理沙澧河开发建设以来文旅融合的经验与不足,进一步完善硬件设施、丰富文化内涵,提升游客体验。统筹规划。结合沙澧河近百公里沿线各段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制订针对性强、特色鲜明的发展方案,涵盖文化、体育、美食、表演等多个领域,使每一段都独具魅力,吸引更多游客。扩大融入。将许慎文化等历史文化元素融入沙澧河文化风光带,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结合,增强文化底蕴,吸引更多文化爱好者前来探索。借鉴经验。积极“请进来、走出去”,学习国内其他河流穿城而过城市的成功建设经验,提升漯河文旅软件和硬件水平,打造更多如“只有漯河”这样的名优文旅品牌,提高城市文旅知名度。加强领导。成立专门领导班子和工作专班,制订详细实施方案,建立例会制度,加强宣传推广和安全管理,确保沙澧河文化风光带的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