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25年4月3日 星期

芬芳读书会:用文字熨平岁月的褶皱

芬芳读书会正开展读书活动。苏焕祎 摄


■本报记者 陈思盈

“人到中年,孩子外出求学,我的时间终于充裕了。然而,从忙碌的生活中解脱出来,心中竟生出些许空虚。在这个短视频蚕食注意力的时代,我常看着时钟惊觉:两个小时不知不觉在指尖划走,收获却空空如也。”近日,芬芳读书会的发起人华文菲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每读完一本书,她都渴望与喜爱读书的人探讨一番,于是心中便萌生了创建读书会的念头。

2024年11月上旬的一天,参加完漯河日报社举办的采风活动后,文友程慧鸽邀请华文菲和其他姐妹到家中小聚。书房布置得温馨雅致,花瓶里的鲜花香气四溢。华文菲把成立读书会的想法道出,大家纷纷响应。经过商议,大家决定每周举办一次读书会、每次共读一本书,相互交流。每次活动结束前,大家一起确定下次活动的共读书目;活动结束后,再把各自的发言整理成文字,由华文菲整理后撰写侧记,程慧鸽负责制作活动视频。因读书会成员全是女性,都爱美、爱养花,且都喜欢周瑄璞老师的小说《芬芳》,经过商议,最终确定了芬芳读书会的名称。

从举办第一期活动至今,读书会已经持续了五个月,组织活动十多期。活动开展以来,成员收获颇多。大家一致认为,带着任务读书不仅是逼自己一把,还能倾听不同见解,提升阅读效率。

读书会成员目前共有5人,年龄都在50岁左右。她们认为,中年是进步的新起点。只要愿意,生活依然可以充满无限可能。她们想用行动证明:中年女性的精神世界应比少女时代更丰富、更动人。“人到中年,我们愈发相信阅读是永不褪色的灵魂远行,也是女人最好的化妆品。中年女人更需要在某个周末下午,捧着茶盏与同龄人聊聊马尔克斯的魔幻里藏着怎样的现实隐喻,《百年孤独》的宿命感为何让我们眼眶发热……”华文菲说,读书是她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她认为,吃饭穿衣滋养生命,读书滋养灵魂。若能将二者完美融合,人生必将更有意义。

读书会成员程慧鸽说,参加读书会可以得到很好的锻炼。最初,每次活动发言时她都会紧张。现在,她感到越来越轻松,体会到了做自己喜欢的事就是幸福。

读书会成员韩月琴说,越忙碌越需要为自己找一个出口。每读完一本书,她都想找个人聊聊感受。读书会刚好解决了这个问题。

举办第九期活动时临近春节,大家虽忙着准备过节,但分享读书的热情依然不减。由于天气寒冷不便出门,她们决定将读书会改为线上。那次活动与众不同,大家印象深刻。当时分享的书是本土作家张一曼的《白菜素面》。程慧鸽在活动随想里写道:“一曼身上有一种沉静、独特的气质。这种气质吸引了我,感觉我们内心深处有某种相似之处。果然,读完她的书我明白了,我们都内心敏感,不太善于交流。其实我们的内心是柔软且热情的,并深爱着身边的一切。”

读书会成员刘洁说,人到中年,容颜衰老、体力不支等曾让她一度陷入焦虑。读书会成了她放松、思考和交流的空间。交流中,她学会了倾听与表达,重新找回了阅读的乐趣,感受到了成长的力量。

读书会成员王艳敏喜欢做饭、读书和写作。她说,要把读书当成一味调味料融入生活这顿大餐,希望做出不一样的美味佳肴。她非常喜欢读书会轻松愉悦的氛围。目前,她还在学习怎样拍视频和剪辑视频,以此记录生活。

读书会不仅是学习知识的课堂,还是读书“搭子”的灵魂相遇。目前,读书会成员共读了刘亮程的系列作品、李娟的系列作品、王剑冰的系列作品及《一句顶一万句》《人间草木》《额尔古纳河右岸》《白菜素面》《一路繁花》《情怀乡间》《岁月的歌谣》等。每个举办读书会的日子,她们在飘着茶香、花香和书香的午后相遇,在小而美的环境里让每个生命都能被温柔承接。程慧鸽说:“愿这里成为一面镜子,让我们在《活着》中照见坚忍,在《瓦尔登湖》里觅得从容,用文字的温度熨平岁月的褶皱。”

“从第十三期起,我们在每期活动最后又增加了一个环节——读经典,以弘扬传统文化、扩大阅读面。”华文菲说。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