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孙 震)4月9日,在临颍县繁城回族镇尼庄村麦田里,临颍县农业农村局农技人员察看苗情、墒情后,指导种植大户及时进行灌溉。
当前,我市小麦已进入孕穗期,正是需水需肥高峰期,也是决定亩穗数、穗粒数的关键期。我市各县区抢抓时机,浇好“孕穗水”,夯实夏粮丰收基础。
针对当前部分麦田墒情不足的现状,市农业农村局及时成立多个督导组分包各县区,指导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等进行浇灌,带动群众开展抗旱浇麦工作。
在舞阳县姜店乡大王村,舞阳县田园先锋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使用水肥一体化滴灌,效率明显提高。
在郾城区孟庙镇闫陶村,绿油油的小麦长势良好,11台卷盘式喷灌机正在缓慢移动。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水流喷洒而出。“喷灌机喷头可旋转180度。相对于大水漫灌,喷灌浇地省时省力省水。”闫陶村党支部书记杨艳峰告诉记者,11台喷灌机一天可以浇300多亩地,再有5天村里的小麦就能全部浇完。
我市已连续一个多月无有效降水。据市气象部门土壤遥感监测,全市已有15.7%的农田出现轻旱,且近期仍无大范围有效降水,晴好天气仍将持续,气温整体偏高,旱情将进一步发展。4月9日,市农业农村局紧急下发通知,要求各县区迅速掀起抗旱浇麦高潮,力争4月15日之前普浇一遍“孕穗水”,巩固发展全市小麦苗情长势持续向好态势。截至目前,全市已经浇地107.53万亩次。
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管理科负责人提醒,浇水的时候一定要浇足浇透。浇好这次“孕穗水”,不仅可以增加穗粒数,还对小麦后期灌浆十分有利。各县区要加强病虫害监测预报,做好赤霉病预防及“一喷三防”物资和服务准备,切实抓住齐穗至扬花关键期,坚持“主动出击、见花打药”不动摇,及时开展统防统治和群防群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