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 震
通 讯 员 杨丽丽
4月8日,在临颍县城关街道丁庄村的百亩车厘子种植园,果实挂满枝头,空气中弥漫着果香。不少村民在修剪枝叶、疏果套袋,欢声笑语中满是对丰收的期待。
“今年我们使用生态种植方式,果子比往年更大更甜。”丁庄村党支部书记丁胜托着沉甸甸的果实说,“‘五一’前就能采摘。到时候游客就能吃到不打农药、自然成熟的车厘子了。”
近年来,临颍县城关街道始终把绿色发展、生态富民贯穿乡村振兴全过程,积极发展车厘子、石榴、山楂等特色产业,在延链补链强链上下功夫,依托丁庄村酵素堆肥种植技术与富硒土壤资源,深耕车厘子生态种植产业,探索“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引入第三方农技公司种植+农户参与”模式,引进KBD矮化车厘子优质品种,推广物理防虫、有机施肥技术,打造“从枝头到舌尖”的绿色产业链。
“我们的车厘子果核小,咬一口爆汁清甜。去年,我们探索‘果园直采+冷链配送’模式,把车厘子卖到了北京、上海等地,每公斤价格超过100元。今年挂果面积有100多亩,预计能为村集体增收100多万元。”丁胜信心满满。
如今,丁庄村的车厘子产业已形成“春赏花、夏采果、秋研学、冬酿蜜”的全季农旅模式。游客不仅能体验采摘的乐趣,还能参加酵素制作、果树认养等活动。合作社与电商平台合作推出“当日采摘、次日达”服务。“以前种粮食每亩地挣1000元左右。现在,我们种的车厘子亩产值超过3万元。通过努力,我们让枝头的红果子变成了致富的‘金豆子’。”合作社社员王大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