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玲玲
“这是我第三次接到理发店的电话了,让我尽快去店里把卡上的余额消费掉。”4月16日,市民李女士向记者讲述了令她倍感温暖的事情,“一个小小的理发店,店主这么讲诚信,我感到既意外又感动。”
两年前,李女士在市区金山路北段一家理发店办了一张会员卡。
“我记得当时花了100块钱,后来去消费了几次。”李女士说,2024年底,她接到理发店老板的电话,告知她即将闭店的消息。
“从去年决定闭店后,我就一一给办卡会员打电话通知。过完春节,我又通知了他们一遍。我们5月1日闭店,前几天翻看会员信息,发现还有会员没有来消费,就又通知了一遍。”理发店店主赵先生说。
今年35岁的赵先生,已经从事理发行业15年了。凭着精湛技艺,他赢得了许多客户的认可。粗略统计,在他店里办理会员卡的客户有近千人。
“除了个别电话打不通的,基本上都通知到位了。大家在我这儿办会员卡是对我的信任,我不干了就要告诉他们,不能辜负大家。”赵先生对记者说,“虽然生意不做了,诚信还是要讲的。大家挣钱都不容易,我闭店前会把大家卡上的余额处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