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5年4月21日 星期

助力经营主体加速奔跑


(上接01版)该品牌以“1个实施意见+N个司法护企、安企、助企举措”为框架,通过制度创新、服务前置与精准施策,构建覆盖多元解纷、立案诉服、审判执行、企业帮扶、监督反馈的全链条法治保障体系,以公正、高效的司法举措,为全市企业发展营造公平诚信的市场环境、公正高效的司法环境。

“漯法护企”司法品牌创建以来,漯河法院立足审判执行主责主业,聚焦企业关切,把促进企业安心经营、健康发展作为重要抓手,取得了积极成效。

今年以来,全市法院共审结涉企民商事案件5353件,诉讼标的60.6亿元,其中91%的涉企民商事纠纷在一审程序中解决,各项审判质效指标持续优化。执结涉企执行案件1684件,为胜诉企业兑现案款2.37亿元,并为34家企业进行信用修复,企业认同感持续增强。

瞄准需求解好民企发展应用题

“食品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的驱动。中原食品实验室作为食品科技的创新策源地,法院的司法保障举措让我们能够心无旁骛地服务产业需求,推动成果转化。”中原食品实验室服务中心主任高鹏说,“全市法院通过依法规范市场秩序、严惩不正当竞争、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畅通企业维权渠道等举措,为食品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营造了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尤其是针对食品行业中小微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弱的特点,创新‘多元化解+快立、快审、快执’工作机制,深化‘法院+快维中心’联动化解、设立知识产权案件专业化审判团队、建立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为食品行业发展和食品研发成果筑起防护墙,彰显了司法护航食品产业发展的温度与力度。”

“这次纠纷的圆满解决,多亏了法院。”我市某肉食品企业负责人说,以前法律意识不强、知识产权观念淡薄,没想到自己的举动触犯了法律。去年,我市某知名食品企业发现该肉食品企业生产销售肉类商品所使用的商品名称、包装、装潢与自己的肉类产品高度相似,容易导致消费者混淆误认。该知名食品企业随即对该行为公证取证,并将该肉食品企业诉至漯河市召陵区人民法院。在征得当事人同意后,法院与市市场监管局设立的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联动开展纠纷调处,指派经验丰富的法官参与调解,最终促成双方握手言和。这是漯河法院利用多元化解机制妥善解决企业纠纷的一个典型案例。“法院+”的多元联动解纷模式,为企业解决纠纷提供了更多渠道。

聚焦企业“急难愁盼”问题,漯河法院既“解近忧”,也为企业发展“计深远”。今年以来,漯河法院坚持司法便企,最大程度降低商事纠纷维权成本。通过深化诉讼服务改革,畅通现场立案、网上立案、跨域立案、容缺立案,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立案平均耗时缩短至半天。加大诉讼保全力度,引导涉诉企业通过保全责任保险担保等方式,降低保全成本,保障诉讼债权,受理涉企诉讼保全申请867件。立案阶段对4394件涉民营企业案件进行标注,严格落实经济影响评估制度,最大限度降低对企业的影响。深化“法院+工商联”“法院+市场监管”等多元解纷机制建设,为涉诉企业提供更多解纷渠道,促进276件涉企纠纷先行调解。

同时,全市法院还坚持司法护企,以最高标准保护经营主体的合法权益。今年以来,全市法院审结知识产权侵权案件170件,加大知识产权侵权赔偿力度,为科研创业平台提供法律服务;审结侵扰企业生产经营的诈骗、敲诈勒索等刑事案件5件,对13名被告人判处有期徒刑,依法保护企业合法权益;依托执破融合机制,梳理甄别6家缺乏挽救必要的“僵尸企业”,依法转入破产清算程序,助力市场要素资源重新配置;持续发布涉企典型案例,发挥裁判示范导向作用,为经营主体解决纠纷提供参考。

“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王晓东表示,漯河法院将以“漯法护企”品牌为牵引,充分发挥审判职能,持续当好企业发展的“护航员”、纾困解难的“及时雨”、法治生态的“培育者”,为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漯河新局面贡献更多司法智慧和力量。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