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本报记者 孙 震
4月16日,在郾城区沙北街道海河社区阳光世纪苑日间照料中心,韵之声女子乐团正在进行每周一次的排练。一曲《赛马》让记者听得如痴如醉——乐曲由二胡引入,然后琵琶、扬琴、柳琴、中阮等乐器配合演奏,整首乐曲旋律粗犷奔放。
这是一支由退休老年人组成的女子乐团,年龄最小的57岁,最大的73岁。这支乐团成立以来,排练出了《唱支山歌给党听》《我和我的祖国》《天路》《我爱你中国》《赛马》《梨花颂》等多首曲目。
乐团每周三下午两点半在阳光世纪苑日间照料中心的大厅排练,一个小时后成员在自己的房间单独练习。排练闲隙,记者采访了该乐团团长任燕燕。她说:“我们乐团目前有35名成员,演奏大提琴、扬琴、琵琶、柳琴、二胡、笛子、古筝、中阮、电子琴等乐器。”
任燕燕退休前在一家幼儿园工作,从小学习器乐演奏,能演奏二胡、扬琴、古筝、琵琶、大提琴、中阮等乐器。2005年退休后,她有了很多空余时间,就萌生了要成立一支老年女子乐团的想法。直到2023年,她遇到了多才多艺的崔莲英,两人一拍即合,决定成立一支乐团。
2024年4月,韵之声女子乐团成立。任燕燕说:“乐团成立后,吸引30多人参加——有从小学习器乐的,有退休后学了一两年器乐的,还有喜欢乐器但不会弹奏的。大家凭着对音乐的喜爱,聚在一起排练、交流。乐团还邀请毕其周、张宝和等老师担任指导。”
韵之声女子乐团成立后遇到了一些困难,如在社区文明实践服务站等地方排练,因乐团人员多、房间少,大家相互打扰,不能好好排练。后来,市幸福沙澧社区服务中心负责人赵丽秋邀请乐团到阳光世纪苑日间照料中心排练,有时她还送来热气腾腾的包子,让大家很感动。在众多爱心人士的大力支持下,乐团得到快速发展。2024年10月,韵之声女子乐团获市第二届银龄文化节“最具活力奖”。
虽然这是一支并不专业的乐团,但是她们排练、演奏全部按照正规乐团的标准进行。提升演奏水平并非易事。担任乐团指挥和指导老师的崔莲英告诉记者:“由于乐团成员大多不是专业学音乐的,所以练习中更要正规、认真,这样才能有效果。一般一首新曲子大家用两个多月的时间能演奏下来。如果想把曲子演奏得更完美,就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反复排练。”
70多岁的施顺芳加入女子乐团后才开始学拉二胡。任燕燕告诉记者:“刚开始,顺芳姐几乎每天在家练习六七个小时。有一次,我去她家,看到厨房墙上贴满了乐谱,一问才知道,顺芳姐每天一边做饭一边背乐谱,做饭间隙还要拉一会儿二胡。不到半年时间,她就能跟着大家一起演奏了。如今,她是乐团二胡声部部长。”
施顺芳说:“刚开始学拉二胡,我的水平不行。我相信只要多练习,就一定能拉好。后来,我白天练、晚上练,遇到问题就请教老师。排练几首曲子后,我也能跟着演奏了。”
“虽然学习的过程很艰苦,但是大家都很开心。”任燕燕说,“音乐让我们的老年生活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