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气温回升,很多人选择到户外运动。中医专家介绍,这一时期顺应自然规律进行科学锻炼,有助于增强老年人体质、促进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
专家介绍,此时外出运动能够帮助人体顺应自然界阳气升发的趋势,促进气血运行,增强体质。老年人有气血渐衰、筋骨较弱的特点,应选择较为温和舒缓的锻炼方式,如太极拳、八段锦、散步、经络拍打等。打太极拳有助于调和气血、柔筋健骨、疏肝健脾,增强平衡力。老年人要注意动作缓慢柔和,吸气时蓄力、呼气时发力,避免过度屈膝;散步能升发阳气,配合“踮脚走”或“甩手走”,可刺激足底穴位和手部经络,促进气血运行。
专家提示,老年人运动原则上宜选择黎明至正午时段。这段时间自然界阳气升发,人体阳气随之旺盛,气血运行趋于活跃,运动可借天时之利提升代谢效率;运动强度以“微微汗出、呼吸平顺、无胸闷气促”为宜。
暮春天气回暖、光照时间延长,也特别适合儿童青少年开展户外运动。
“中医有‘动则生阳’的说法。”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运动康复研究中心主任张乐伟说,八段锦、五禽戏等中医功法对于保护肾气、补足脾气效果良好;跳绳、踢毽子、慢跑等运动可通过刺激足部脾经、肾经巡行部位促进气血流通、增强脏腑功能,助力生长发育。
专家特别提醒,儿童运动也要有度。运动过于剧烈、运动量过大易耗气伤津,导致脾胃运化不足、肾气过度消耗,不仅不能促进生长发育,反而可能导致免疫力下降。此外,饭后立即运动、运动后贪凉饮会影响脾胃运化,进而引起消化不良、胃胀、胃痛等问题。
随着暮春雨水增多,空气湿度增大,人体容易“湿邪困脾”。专家建议,老人和孩子运动后应及时擦干汗液,更换干燥衣物,避免湿气入体;关节不好的老年人应佩戴护膝或在锻炼前用热毛巾敷关节。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