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25年5月8日 星期
海河社区老年艺术团
银发闪耀舞台 艺术点亮晚年

海河社区老年艺术团正在排练快板。


■文/图 本报记者 孙 震

4月30日下午,郾城区沙北街道海河小区日间照料中心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海河社区老年艺术团的老人身着鲜艳的衣服,系着红绸带,踩着欢快的鼓点扭秧歌。随后,她们有的演唱《歌唱祖国》,以歌声表达对祖国的深情;有的自编自演三句半《老年人的快乐生活》,用幽默的台词和生动的表演展现幸福的晚年生活;有的演出豫剧《抬花轿》,瞬间打动了在场观众……演出结束,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积极分享心得。

“2015年,我们这群老太太聚在河堤练习拍手操、花棍舞。2020年,沙北街道海河社区党支部书记王新荣为我们提供了训练场地。从那以后,我们在海河小区日间照料中心扎下了根。”艺术团发起人之一、87岁的郭秀英说,目前海河社区老年艺术团有16人,年龄大多在70岁以上。

艺术团每周一、三、五下午排练。平时,艺术团成员会进社区、到广场进行公益演出。“不管天气如何,大家都不缺席。今天上午,我们就在舟山路南段的欢乐广场为附近居民演出。”艺术团负责人高兰枝自豪地说,“大家在演出中收获快乐,在公益活动中收获满满的成就感。”

目前,艺术团已排练三句半、戏曲、舞蹈、小品等节目二十多个,其中不少节目是原创作品。《老年人的快乐生活》《颂食博》等是78岁的张凤云近两年写的剧本。

当记者问及剧本怎么写,张凤云很快打开了话匣子:“就写身边发生的人和事。我爱看新闻,每天必看《漯河日报》和漯河手机报。我编写三句半、小品、戏曲剧本的素材有不少是从报纸上摘抄的。”说完她便打开手机念起她摘抄的句子:“第二十一届中国(漯河)食品博览会在漯河市国际会展中心开幕。来自全国27个省(区、市)和8个国家及地区的1304家企业参展……”

“我把摘抄的这些句子写入剧本。小品《颂食博》通过一对老夫妇逛食博会的感受来展现漯河的飞跃发展。”张凤云说,编排节目要有依据,要让大家信服,还要宣传正能量。虽然没接受过专业培训,但是她知道,贴近老百姓生活、接地气的作品才能走进大家的心里。

82岁的邢玉改爱好写作,自编自演的快板《夸漯河》同样受大家喜爱。

艺术团成员普遍认为,持续参与演出不仅让她们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还让她们的心态更加年轻。负责艺术团音箱、服装、道具管理的李桂英说:“大家在一起排练节目、演出,说说笑笑可热闹。年龄从来不是享受生活的阻碍。只要敞开心扉、积极乐观,每个年龄段都能绽放独特的光芒。”

艺术团的成员彼此关爱,亲如一家人。“我们每天都在微信群里互相问候,关心彼此的生活。大家相互支持、相互鼓励,心态越来越好。”高兰枝说。

除了搭建展示才艺的平台,海河社区还定期开展培训和义诊,教艺术团的老人使用手机,为她们过集体生日。每逢母亲节、国庆节、冬至等,市幸福沙澧社区服务中心都会组织艺术团的老人聚餐。

多年来,海河社区老年艺术团在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下不断发展壮大。展望未来,艺术团的成员希望参加更多的公益演出、走向更广阔的舞台,也希望通过自己的经历鼓励更多老年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