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5年5月8日 星期

扫码下载APP领国家补助金?别让“馅饼”变陷阱


■见习记者 张 赢

通讯员 董启明 赵 艺

4月29日,记者从中国人民银行漯河市分行了解到,近期,我市多名老年人深陷“扫码下载APP领取国家补助金”的骗局,险些遭受重大财产损失。

据中国人民银行漯河市分行相关负责人介绍,前不久,有几名老年人陆续到召陵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营业部咨询,称在网上看到“扫码下载APP领取国家补助金”的消息。其中,刘大爷的遭遇尤为典型:刘大爷到召陵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某网点办理业务,发现社保卡无法取现,情绪十分激动。工作人员查询后发现,刘大爷的社保卡因涉诈被公安机关冻结。

刘大爷称自己在短视频平台刷到一个视频。该视频宣称60岁以上老人可免费领取90万元“国家补助金”。刘大爷信以为真,按照视频中的操作步骤下载了“国家扶贫平台”APP。随后,对方以配合验证为由,要求刘大爷提供名下所有银行卡照片,并选定其在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开户的社保卡作为取现银行卡。诈骗分子向刘大爷社保卡内“转入5万元”,让他取出现金后送到指定地点,声称这样能验证账户的真实性,并表示随后刘大爷可顺利领取巨额补助金。为了这笔“巨款”,刘大爷前往银行网点准备取现49000元。

工作人员意识到刘大爷遭遇了诈骗,立即向他宣传常见的诈骗手段和话术。警方接到报警后迅速赶到现场,成功劝阻刘大爷取现。

“如今,越来越多老年人接触网络。他们的信息获取渠道相对单一,对复杂信息的分辨能力不足,使得诈骗分子有机可乘。”中国人民银行漯河市分行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近期,多家银行客户遭遇扫码下载APP诈骗。这些案例具有以下特征:第一,骗子通过短视频平台诱导老人下载APP,并打着国家扶贫政策的幌子,极具迷惑性;第二,老人下载APP后,骗子诱导老人提供银行卡等资料;第三,骗子指挥老年人从银行取出“扶贫款”,再转给“更需要帮助的人”,或者将钱直接交给上门取钱自称是工作人员的人,或指挥老年人通过快递将钱给诈骗分子。

中国人民银行漯河市分行工作人员提醒广大市民尤其是老年人,遇到此类天上掉馅饼的“好事”一定要提高警惕,切勿轻信;不要出租、出借自己的银行卡,不要把自己的个人信息透漏给陌生人,不要轻信网上的虚假信息。

中国人民银行漯河市分行长期致力做好辖区涉赌涉诈“资金链”精准、无感治理工作,全力守好老人的“钱袋子”,筑牢养老安全线。该行将持续完善警银联动和银行网点预警劝阻机制,积极配合公安部门开展潜在受害人预警保护和柜面劝阻工作;指导银行机构持续提升技防监测指标精准度和涉诈资金拦截能力;督导银行机构工作人员规范柜面转账业务尽职调查流程,加强案例学习和总结,掌握最新诈骗手段特征,做到快速识别和精准拦截涉诈交易。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