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艺君
“五一”假期,我市开通了沙澧河观光巴士。5月6日上午,沐着初夏的阳光,我陪妈妈乘坐观光巴士游沙澧。
9点钟,红枫广场的停车点已有不少市民在排队等待,孩子们追逐嬉闹,笑声如清泉般悦耳。9点30分左右,一辆蓝色火车样式的观光巴士开了过来。这是一辆充满诗意的观光车:复古的火车头炫酷拉风,连接着三节车厢,车身色彩鲜艳,车厢是敞开式的,视野开阔。我们排队登上观光车,座椅宽敞舒适。观光巴士鸣笛启动,缓缓向东进发,下行进入红枫广场,开往观音阁方向。
移动着看漯河,沙澧美景如画卷般在眼前徐徐展开,别有一番新鲜的感受。微风轻拂,银杏树、杉树、枫树、海棠树、桂花树等各种树木站在初夏的阳光下,“哗哗”地拍响新叶的手掌,红艳的月季花开得喧闹,喜鹊在枝头跳跃,白蝶在花丛中翩飞,鸟鸣声欢快悦耳。蓝色的车厢覆着树影、花香和斑驳的阳光,在花朵、绿荫与碧水间绘出色彩交叠的流动画面。呼吸清新的空气,聆听鸟儿的歌唱,身心在宁静的氛围中放松下来,这样的旅程,休闲又惬意。
彩虹桥下,我们看到有一群中老年人正踏着节奏轻快的舞曲跳交谊舞。他们舞步轻盈、衣袂飘飞、笑容自信,举手投足间流露着对生活的热爱。梨园春广场树木葱茏、花草繁茂、绿意盎然。观光车驶过形意拳训练基地,我们看到身着练功服的形意拳爱好者在练拳、交流、切磋,一招一式畅如行云流水。再往前行,一群中老年人在树荫下抖空竹,手中的空竹在绳索间飞速旋转、上下翻飞,发出“嗡嗡”的声音,一切都是那么祥和而美好。梨园茶社的茶桌、竹椅随意摆放在大树下,散发着浅斟慢饮的闲逸情趣,氤氲着“河上街”的市井烟火气。
“河水这么绿呀,真好看!”妈妈感叹地说。观光车行驶在沙河岸边,此时春天的脚步尚未走远,河水依然“绿如蓝”“碧于天”,绿得那么柔和、那么清新,连作为家庭主妇、一生陷于柴米油盐的妈妈都在旅程中发现了诗意。水面波光粼粼,让人心旷神怡。矗立水中的一座小岛即是大家口中的“老虎头”,据传,即便沙澧河发大水,也从未淹没过“老虎头”。岛上垂柳依依,在河面上映出青绿的倒影,宛如一颗镶嵌在碧波中的绿宝石。白色的水鸟在水上翩跹,把秀水天来、风光旖旎的沙澧河点缀得更加灵动。
漯河味道体验馆、党建文化广场、梨园广场戏台、植物科普主题园……坐在观光巴士上,赏书画长廊展示的美术精品,观栩栩如生的戏剧人物雕像,听丝竹管弦之声韵味悠长;奔跑的孩子、散步的老人、牵手的情侣、拍婚纱照的幸福新人,欢快的笑声如扬起的水花,一张张笑脸阳光般明媚。人是风景中最温暖最生动的部分。观光车缓缓前行,将自然风光、厚重文化与市民生活串成一部轻快的沉浸式纪录片,让游客的视野在移动中获得延展,发现新鲜的意趣,并有足够的时间去细细品味沙澧河文化风光带的独特韵味。在漯河这座城市,风景与生活和谐地融为一体。乘坐观光巴士,我们只是换一种视角,发现诗与远方就在身边,发现幸福本就触手可及,这个城市馈赠给我们的一切都值得好好去体味、去珍惜。
沙澧河观光巴士,带给我们的不仅是一种崭新的出游方式,更是城市中一道亮丽的移动风景线,沙澧河四季更迭的缤纷色彩、昼夜交替的光影变幻,沙澧河文化风光带的各种文旅新场景,都在这移动的风景线上一一呈现,它将会吸引越来越多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感受水韵漯河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