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5年5月12日 星期

磁带里的光阴


■周福灵

周日的上午,我买菜回来。一进门,那个鼓鼓的塑料袋便映入眼帘。先生正弯腰整理鞋柜,后脑勺对着我,头也不抬地说:“现在大家都在追求‘断舍离’的生活方式,可你倒好,总把一些旧东西视若珍宝。这些旧磁带太占地方,早该扔了。”那语气轻描淡写,仿佛在谈论一袋过期的报纸。

我放下手里的菜,蹲下身,手指触碰到塑料袋,发出“窸窸窣窣”的声响。透过半透明的薄膜,我看见里面摆放整齐的磁带盒,它们好似一个个被时光尘封的月光宝盒。

最上面的那盒是郑智化的《星星点灯》,透明塑料壳上当年我贴的荧光星星贴纸,已褪成淡黄色。“先放着吧。”我的手指轻轻抚过磁带盒边缘那道细微裂痕,那是大学时不小心摔落留下的痕迹。1993年春天,我买下这盒磁带。那年6月即将大学毕业的我,对未来满是迷惘。午休时,我常独自在空旷的教室放着录音机,跟着郑智化一遍又一遍高声吼唱:“星星点灯,照亮我的家门,让迷失的孩子,找到来时的路……”

先生直起身,拍了拍手上的灰尘:“现在谁还用磁带啊?连卖废品的都不要,录音机都淘汰了,这分明是一堆垃圾。”可在我眼中,它们是凝固的时光琥珀,封存着一段又一段鲜活的记忆。

《中国古典音乐经典》静静地躺在那里,封面泛黄。我的手抚过那些熟悉的曲名——《春江花月夜》《二泉映月》《平湖秋月》……我的思绪飘回1999年柳絮纷飞的春天。

结婚四年后,我决定迎接一个新生命的到来。一个微凉的清晨,晨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进来,我推醒睡梦中的先生,递上验孕棒。他看清后瞬间清醒,喜出望外地欢呼:“我要当爸爸了!”一把将我搂进怀里,抱着我,在房间里转了好几圈。“小心点儿!”我笑着拍他肩膀提醒。先生如梦初醒,小心翼翼地把我放在沙发上,随后蹲下,把耳朵贴在我那尚且平坦的腹部,屏住呼吸认真聆听。半晌,他抬起头,眼中满是温柔的笑意:“我在听小宝贝说悄悄话。”那一刻,他的眼神比春日的阳光还暖。

先生郑重其事地宣布:“从今天起,重活累活都归我。”傍晚,他绕远路买回两盒新磁带:“这些民乐经典你多听听,对心情好。”此后,他还改掉了在家抽烟的习惯,并在茶几上摆了“禁止吸烟”的牌子。

儿子出生后,我们的磁带收藏又添了新成员。旋律欢快的儿歌、充满趣味的儿童故事、童声朗诵的古诗,渐渐取代了曾经的《春江花月夜》。每当磁带开始转动,稚嫩的童声在房间里回荡,先生总会把儿子举过头顶,笑着说:“来,跟着爸爸念——床前明月光……”

我轻轻抽出塑料袋底部的儿童磁带,海绵宝宝的贴纸已然卷边。2004年的那个夏夜,如潮水般漫上我的心头。夜已深,月光斜斜地洒进房间,五岁的儿子第一次独自睡在他卧室的大床上,嘴角挂着浅浅的笑,正睡得香甜。旁边床头柜上的录音机里还在传出“床前明月光……”的吟诵声。我静静地伫立床边,凝视着儿子,轻轻按下停止键,欣慰地想:宝贝,快快长大吧,成长的旅程虽然漫长,但你不会孤单,因为有我陪伴……

“这些……”我欲言又止,看着泛黄的磁带盒里装着的《赖世雄英语教程》,我感慨颇多。每盒磁带上的磨损痕迹,都是我坚持学习的见证。作为英语老师,我深知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教好学生。

旁边那盒《奥斯卡经典金曲》,封面上烫金的英文已经褪色。记得刚参加工作那年,为了能在课堂上给学生一个惊喜,我特意买下这盒原版带。多少个批改作业的深夜,录音机里循环播放着《Yesterday Once More》的旋律,我跟着一遍遍练习发音,直到能把每个转音都唱得婉转动人。当我第一次在元旦晚会上献唱时,学生们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

先生走过来,递给我一杯热茶。温热的触感让我回过神来,才发现自己的指尖还紧紧捏着英语磁带。“真要扔啊?”我问。他沉默片刻,忽然抽出来一盒灰蓝色的《双向式英语》:“这个,是我考研时用的。”

我们相视一笑,从对方眼中看到二十年前的自己。那时他戴着耳机听到凌晨,我半夜起来为他泡面,录音机的沙沙声,是我们共同记忆的背景音。

“要不……”先生挠了挠头,“先放储物间吧。”我点点头,把磁带一盒一盒重新装好。在智能手机的时代,我们终究舍不得这些笨重的塑料盒子。因为它们记录的,不只是声音,更是我们走过的岁岁年年。

阳光透过窗子斜射在塑料袋上,磁带盒的边缘泛起微光,恰似时光在轻轻眨着眼睛。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