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5年5月13日 星期
市中心医院依托智慧急救系统
打造“上车即入院”模式 高效救治创伤患者


编者按:

年初以来,全市医疗机构聚焦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急难愁盼”问题,不断优化服务流程,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充分运用新手段、新技术、新模式,打通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堵点、痛点、难点,推出一系列惠民生、暖民心的改革举措,持续增进人民健康福祉。即日起,本报将对全市医疗机构“便民就医强能力”典型案例进行陆续报道,敬请读者关注。

市中心医院依托智慧急救系统,通过数字化手段打造“上车即入院”的高效救治模式,将急救服务端口前移至救护车上,实现从呼叫急救到接受治疗的无缝衔接,为患者赢得宝贵的抢救时间。

某日18时许,我市北环路段发生一起严重的交通事故。一辆货车与小轿车相撞,小轿车司机被困车内,全身有多处开放性伤口,伴有意识模糊症状。事故发生后,路人第一时间拨打120。市中心医院急救指挥中心迅速调度救护车前往现场,随车医护人员立即与伤者家属取得联系,通过电话远程指导家属对伤者进行初步处置,稳定伤者情绪。

院前医生到达现场后,根据伤者受伤情况,在智慧急救系统建立患者信息,将伤者生命体征数据实时回传至该院创伤中心指挥大屏。创伤中心专家团队远程指导院前医生进行急救操作,并迅速对数据进行分析,制订抢救方案,第一时间通知相关科室做好抢救准备。与此同时,院内接诊会诊医生将伤者信息传至急诊科进行预检分诊,为伤者快速办理入院信息,真正实现“上车即入院”。

救护车送伤者到医院的途中,智慧急救系统发挥核心枢纽作用:一方面,将伤者的基本信息、生命体征、伤口影像等数据同步推送至多个相关科室;另一方面,根据伤者伤情,联动院内各科室做好接诊准备。创伤中心医生通过系统提前研判,确认伤者存在骨盆骨折、肝脾破裂风险,立即通知手术室做好相关准备,并安排多学科团队在急诊复苏室待命。救护车抵达医院前5分钟,急诊复苏室已完成设备调试、药品准备,多学科专家团队已就位。救护车驶入医院专用通道时,等候的医护人员迅速将伤者转运至复苏室。交接过程仅耗时90秒,实现了“患者未到、信息先到、医生先到”的高效衔接。

依托智慧急救系统前期传输的完整数据及现场准确诊断,该院专家团队立即为伤者进行紧急手术。从路人呼叫120到伤者进入手术室,全程仅用时45分钟,较传统急救模式缩短近60%的时间。

经过3个小时的手术,医生为伤者成功止血并完成骨折固定。伤者生命体征趋于平稳,目前术后恢复状况良好。

下一步,市中心医院将持续优化智慧急救系统功能,加速推广“上车即入院”模式,用科技力量守护群众生命健康。

市卫生健康委供稿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