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病毒感染性皮肤病,以沿单侧周围神经分布的簇集性小水泡为特征。近年来,该病发病率呈显著上升趋势。若得病后失治、误治,极易引起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造成受损神经区域的顽固性、持续性疼痛,给患者身心带来极大痛苦。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带状疱疹的发病多与情志内伤有关。当情志内伤后,郁久化火,肝火热毒积聚。若协同风邪上窜至头面,会导致头面部发病;若协同湿热下注,则会发于阴部及下肢。而毒热炽盛的情况多发于躯干。疼痛原因是毒热化火,与肝火、湿热相互搏结,从而阻滞经络,导致气血不通。不通则痛。从本质上讲,此症是体内的邪毒试图通过体表排解造成的。因此,治疗时应当以解毒止痛为主要思路。主要有以下几种治疗方法:
外敷法
1.将薄荷30g、樟脑30g、冰片10g、丁香15g研磨成粉末儿,加75%酒精调成糊状涂抹患处,每天更换2次至3次。
2.纱布浸润乳酸依沙吖啶溶液覆盖患处,并以针灸围刺,2次至3次即可有效。
3.取王不留行药粉用茶叶水调成糊状,每日涂抹2次至3次。
4.将鲜杠板归捣烂成泥,直接敷在患处。严重者多敷几次,愈后不留疤痕,效果显著。
外治法
1.拔罐放血疗法。操作后可当场止痛。
2.火针疗法。火针古称“燔针”,火针刺法称为“焠刺”。唐代孙思邈《千金翼方》有“外疖痈疽,针惟令极热”的记载。
3.棉花灸。取医用棉球打薄(越薄越好)平铺于患处,全部引燃后快速移除,能快速止痛。
内服法
1.取全瓜蒌30g、生甘草10g、红花9g用水煎服。患者服用后可能会通过腹泻的方式排解湿热邪毒,通常在服药2天至3天后即可出现疗效。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全瓜蒌具有一定的毒性,不可过量或长期服用。一旦病情好转应立即停止服用,谨慎把握用药剂量和疗程。
2.肝火旺盛的患者可服用龙胆泻肝丸,早晚各服一次,连续服用3天至5天。龙胆泻肝丸具有清肝火、泻湿热的功效,但性味苦寒,长期服用可能会损伤脾胃阳气。一旦病情好转应立即停止使用。
西药内服法
1.抗病毒治疗。抗病毒药物是临床治疗带状疱疹的常用药物,能有效缩短病程,加速皮疹愈合,减少新发皮疹,阻断病毒播散,如:阿昔洛韦、伐昔洛韦、泛昔洛韦等。
2.镇痛治疗。疼痛伴随带状疱疹发病的全过程。建议对不同时期的疼痛选用不同的镇痛药物,如:曲马多、加巴喷丁、普瑞巴林等。
建议患者选择专业医生就诊后由医生给予治疗方案与药物,不要自行处理,以免引发感染、过敏或其他不适症状。郾城区中医院 何广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