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25年7月7日 星期

让文创设计成为乡村振兴助推器

7月3日,驻村第一书记在漯河职业技术学院美术馆参观。


■文/图 本报记者 李宜书

7月3日,漯河职业技术学院美术馆内,60余名特殊的学生手持笔记本,围着展台上的贾湖骨笛文创书签讨论。这群来自舞阳的特殊学生都是驻村第一书记。

此次活动由舞阳县委组织部与漯河职业技术学院联合策划,聚焦农产品包装与文旅产品创新设计开展观摩学习,旨在将高校的设计理念与乡村发展需求精准对接,通过现场教学、专题辅导等,探索“设计赋能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为农产品包装与文旅产品创新提供“破题密钥”。

“这个小米包装用了农民画元素,成本增加了多少?”在漯河职业技术学院美术馆文创设计展台前,第一书记们纷纷提问。展台上的贾湖文化系列陶壶造型茶具、许慎《说文解字》包装盒等文创作品,将漯河的历史文化融入可触摸的商品,让第一书记们直观感受到了设计、包装对提升产品价值的作用。

“我们村的粉条有了‘舞阳一根儿’品牌后,提升了红薯的‘身价’,但包装仍是1.0版本。”市水利局驻舞阳县辛安镇刘庄村第一书记杨子建说,“今天看了文创产品才明白,包装是‘会说话的推销员’。这次回去,我们一定要好好琢磨琢磨,通过设计、包装提升产品价值,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加村民收入。”

参观结束后,漯河职业技术学院艺术学院院长李晓伟围绕文创产品开发,从产品特性、受众、多方合作、文化运用、开发条件、消费研究及购买因素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如何将自然景观、历史遗存、民俗文化、特色农产品等资源转化为文创产品。他强调:“文创不是贴标签,不能只看到贾湖骨笛、契刻符号、三足陶鼎等,而是要找到乡村文化的基因密码,看到整个产业链,考虑其市场价值,再通过创意驱动的方式去落地。”

在互动交流环节,现场秒变需求对接会。第一书记们认真填写设计赋能乡村振兴需求答卷后,展开热烈讨论。市供销社驻保和乡魏庄村第一书记张巧鸽提出:“我们村生产的一次性雨衣能否加入舞阳元素?”市市场监管局驻孟寨镇龙东村第一书记王峰表示:“这次观摩学习非常及时。我们镇有几千亩蟠桃,我想对产品进行分级,通过设计和包装提升产品档次。”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相关工作人员当场收集需求、建立台账,承诺组织师生进村调研。

“精美的包装让‘土产’变为‘精品’,让‘好货’卖出‘好价’。”舞阳县委组织部副部长王一将表示,他们将建立产业资源库、举办品牌策划沙龙、对接专业设计机构,让文创设计成为乡村振兴助推器。

活动一结束,驻村第一书记们就开始了各自的谋划。“暑假来了,贾湖村将迎来客流高峰,我们要及早邀请设计师进村,早日试产首批文创礼盒。”市文广旅局驻北舞渡镇贾湖村第一书记吕广超说。

舞阳县驻村第一书记联络总站站长赵冬梅说:“舞阳农民画、北舞渡胡辣汤等都是极具开发潜力的文化IP和特色产品。希望更多的舞阳产品通过文创设计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