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2025年7月14日 星期

字解“爱子,教之以义方”


■李雁函

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孟母三迁择邻”“曾子杀猪立信”等典故承载着古人对家庭教育的深刻思考。其中,“石碏谏宠州吁”的故事通过“爱子,教之以义方”的箴言道出家庭教育的核心要义。

故事发生在春秋时期的卫国。公子州吁仗着父亲卫庄公的宠爱耍枪舞刀、肆无忌惮。卫庄公视若无睹,对其百般纵容。大臣石碏担忧州吁行为不端将祸乱卫国,于是向卫庄公进谏:“臣闻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时光流转,跨越千年,这一记载于《左传·隐公三年》的“石碏谏宠州吁”的故事仍然对广大父母具有深刻的警示意义。一句“爱子,教之以义方”回答了什么样的爱才是对孩子正确的爱。

若想深刻领悟“教之以义方”的内涵,得对“义方”二字细细剖析。我们先重点认识“义”字。“义”的繁体作“義”。《说文解字·我部》解释:“義,己之威仪也。从我、羊。”“義”是会意字,由表示自己的“我”和表示吉祥、美好的“羊”构成。其本义指自己庄严的仪容举止。一个人的仪容举止贵在合理、适宜。正如《释名》所云:“义,宜也,裁制事物使合宜也。”在此基础上,“义”引申指公正合宜的道德、行为或原则。

那何谓“义方”呢?“义方”源自《周易·文言》“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以谨慎的态度使内心正直,用义理之道使行动方正,此为君子的作风。“义方”指做人行事应遵守的规矩法度,多指家教。

古人云:“义方既训,家道颖颖。”家风已定,家人在得到正确的教导后走正道,家庭就能兴旺发达。家风正,家庭才能幸福安康。自古以来,“义方”之道便被视为维系家族兴衰的关键。古人常言:“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以“义方”立家,家族才能在岁月更迭中延续德行、福泽绵长。从《柳氏序训》中“夫名门右族,莫不由祖考忠孝勤俭以成立之,莫不由子孙顽率奢傲以覆坠之”的劝诫,到《朱子家训》“居身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义方”的训示,皆在强调以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滋养后代。唯有如此,方能培育出立身于世的栋梁之材。

大国的繁荣昌盛扎根于每一个有良好家风的小家中。一把“义方”密钥闪耀着正道的光,在先祖对家庭传承的殷切期盼中,为我们开启修身齐家的大门,让一个个小家在良好家风的滋润下枝繁叶茂。我们要让这一古老智慧在现代家庭教育中焕发新活力,为社会文明发展添砖加瓦。


上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