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5年8月2日 星期

异乡童年的美好记忆


■张玉果

最近读李娟的《阿勒泰的角落》一书,我常常回忆起儿时母亲带着我从河南到新疆投奔父亲的往事。

据父亲说,为了给哥哥、姐姐和我更好的生活,1995年他离开家乡,到阿克苏承包土地种植棉花。第二年,为了爸爸忙工作的时候能吃上热乎的饭菜,妈妈带着我奔赴新疆。

我们乘坐的是绿皮火车,一路“咣咣当当”。当时年幼的我对这些辗转的艰难和过程的漫长记不太清了,唯一记得的就是出发前母亲带的好吃的东西中有茶鸡蛋。在那物资匮乏的年代,母亲准备了满满一袋子鸡蛋。一开始,我是欢呼雀跃的。但长路漫漫,后来母亲再打开食物包时,我闻到茶鸡蛋的气味就觉得胃里翻江倒海。

那个时候,父亲住的地方除了成片的棉花、沙棘树和人工水渠,到处都是戈壁滩。父亲和母亲在侍弄棉花的时候,我就在干涸的水渠沟跑来跑去。新疆的水渠沟内经常有薄薄的、白白的一层东西。小时候的自己不懂那是盐碱,以为是飘落下来的雪花。第一次见到盐碱的时候,我非常开心,偷偷用手抠了一点儿塞嘴里,立马龇牙咧嘴。父亲看到我的样子赶紧说:“那不是雪,不能吃。”

棉花地远处是一望无际的戈壁滩。提起戈壁滩,人们的印象往往是荒无人烟,但我在戈壁滩玩耍的时候见到过很多奇怪的人。他们头发剪得很短,每天在固定的时间出现,有时带着放牧的工具驱赶羊群,有时带着劳作的工具埋头苦干。到了中午,他们变戏法似的就地取材造一个灶台,拿出炊具做出热气腾腾的饭菜。他们看到我的时候,会拿食物和我分享,也会逗我玩。我觉得他们慈眉善目,和他们的相处从不熟悉时的怯生生渐渐变为混熟后的无所顾忌。

后来,我们换了住处,新邻居是一对来自四川宜宾的夫妻。他们夫妻俩带着两个儿子在新疆打工,对两个调皮捣蛋的儿子很是头疼,因此很喜欢乖巧可爱的我。那时的我头发卷卷的,脸蛋红红的,笑起来眼睛弯弯像月牙一样。邻居阿姨但凡做好吃的必有我一份。在那个信息不发达的年代,随着我们各自离开新疆,父母和他们断了联系。

那时,很多河南老乡在新疆为其发展添砖加瓦。老乡教我快速逮鸽子,被我说的新疆话逗笑。我时不时跑到兵站学校玩耍,看着天空中的飞机留下白色的“道路”,感觉日子惬意极了。

1997年,父亲给棉花打药时不慎吸入了一些农药,在新疆治疗了一段时间效果不佳,最后回老家河南治疗。回到河南后,父亲很快就痊愈了。父亲痊愈后天天带着我走亲访友。我这个在新疆待了两年多的小孩说话带有一点点地方口音,就被爸爸朋友的孩子故意追着问这问那。

后来,我再也没有踏上新疆那片土地,但在新疆生活的记忆一直伴随着我。读了李娟老师的作品,我准备带父亲和母亲重走新疆路、重温当年情。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