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姚 肖
今年6月,在“中原沃土 ‘食’尚漯河”摄影采风活动中,世界新闻摄影华赛奖获得者、中国新闻奖多次获得者、河南日报社摄影部原主任陈更生带领来自省内外的多名知名摄影家,用时一周深入舞阳县,聚焦北舞渡胡辣汤、贾湖遗址、舞阳农民画、舞阳夜市、贾湖酒业等,以影像为笔、以光影为墨,用镜头定格一个个精彩瞬间,全面展现舞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成就。
作为一名摄影记者,陈更生曾多次到漯河采访,创作了不少优秀作品,但像这次深入舞阳县大街小巷,深入人民群众,参加大规模集中采风活动还是头一次。陈更生说:“贾湖遗址轰动世界,农民画‘出圈’海外,盐化工产业效益可观,舞阳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治理成效显著、令人赞叹!”
为记录北舞渡胡辣汤制作全过程,陈更生带领采风组成员先后到丁国华、闪记等胡辣汤老店拍摄食材处理、熬汤、面食制作等场景。食客满意的笑容与美食诱人的画面交织,呈现出最本真的市井生活与烟火气息。陈更生用有温度的影像,生动展现了中国食品名城的美食文化内涵。
在承载着九千年文明的贾湖遗址博物馆,陈更生驻足于复原的骨笛前,一次次按下快门,从不同角度拍摄先民的智慧结晶。“好的照片是有灵性的。我们的镜头不仅要记录文物的形态,更要努力捕捉那穿越时空的神韵,也就是驱动先民创造、流淌在华夏儿女血脉里生生不息的奋斗精神。”陈更生说。
丰收的玉米堆成金山、火红的辣椒串起幸福日子、门神威严中透着喜庆……舞阳农民画鲜艳炽烈、质朴大胆的风格深深吸引着陈更生。他将这些极具视觉冲击力的画面纷纷收入镜头,用“咔嚓”的快门声唱响致敬民间创作的赞歌。在舞阳农民画院,陈更生与农民画家胡庆春和胡振亚交流时说:“这些画作是农民用色彩写的日记,是生活最本真的呐喊与歌唱。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舞阳农民画这种扎根基层的艺术创作非常宝贵,摄影家的镜头就是这些瑰宝的记录者。我希望能让更多人欣赏到这些优秀画作。”
在市文联联络员杜舸眼中,陈更生温和的笑容下,蕴藏着对创作极致的追求和对后辈细致入微的关怀与无声的引导。带伤忍痛穿梭田间村巷,他的镜头总能过滤喧嚣,沉淀出耐人寻味的历史切片与生活诗篇。石桥古宅拍摄结束时,他轻声提醒联络员:“我们要走了,打扰老人家那么久,你去表达一下谢意吧!”拍摄非遗锅盔,他问联络员:“付钱了吗?”……陈更生对创作对象的尊重,层层体现着艺术家的人文关怀。
“陈老师镜头下的舞阳是饱含温度和有质感的。田间劳作的汗水、画室里的专注、遗址上的沉思、市井巷陌的喧嚣,每一帧都是他对脚下这片土地深沉爱意的显影。”市摄影家协会主席白喜龙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