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5年8月18日 星期

古今词义差异例说(十八)


■周全海

100. 小学。今指少儿就读的学校。古义一同今义。例:“眉山道士张易简,教小学,常百人。予幼时亦与焉。”(苏轼《众妙堂记》)最后一句可译作:我小时候也在他的学校里就读。古义二,指小学所教授的礼、乐、射、御、书、数等科目。汉代是文字训诂学的专称,隋唐以后是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的总称。例:“为文章,善小学,其为多能若是。”(柳宗元《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可译作:会写文章,善于研究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他的多才多艺就是这样。

101. 肖像。今指人的画像。古义为貌似、类似、近似。例:“嫌疑肖像者,众人之所眩耀也。故狠者类知而非知,愚者类仁而非仁,憨者类勇而非勇。”(《淮南子·泛论》)可译作:冒充疑似的东西,一般人都眼睛昏花看不清楚。所以狠辣的人近似智者却不是智者、愚蠢的人貌似仁者却不是仁者、痴呆的人类似勇者却不是勇者。

102. 校长。今义一所学校的最高领导者。古义一,军队下级军官。例:“于是越谢曰:‘臣老,诸君强以为长。今期而多后,不可尽诛,诛最后一人。’令校长斩之。”(《资治通鉴·秦纪三》)可译作:这时候彭越向大家谢罪说:我老了,本不想做官,大家硬是推举我做。现在我们约定好的时间集合,却有好多人迟到,总不能把这些人全部都杀掉,那就杀最后一个,以示惩戒。于是下令把最晚到的那个人杀了。古义二,守卫皇帝陵园的官吏。例:“先帝陵,每陵园令各一人,丞及校长各一人。”(《后汉书·百官志》)译作:先帝的坟墓,每个墓园设置园令、园丞和护陵军官各一人。

103. 新闻。今指各种媒体报道的最新消息,也泛指社会上新近发生的事件。古义一,新近听说的事。例:“旧业久抛耕钓侣,新闻多说战争功。”(李咸用《春日喜逢乡人刘松》)“业”通墅,可译作:老家那里很长时间抛弃了耕田钓鱼的朋友,近来说得最多的是打仗和立战功。古义二,新知识。例:“新闻妙无多,旧学闲可束。”(苏轼《次韵高要刘湜峡山寺见寄》)可译作:新知识虽奇妙却很少,旧学问没啥用可以束之高阁。

104. 幸福。今义心情愉悦舒畅或能使人愉悦舒畅的生活。古义,幸,希望;福,福气福分。希望能享到福分。例:“不幸福,斯无祸;不患得,斯无失;不求荣,斯无辱;不干誉,斯无毁。”(魏源《默觚下·治篇十六》)可译作:不奢望享福,就不会招致祸患;不忧虑得不到财富,就不会有所损失;不追求虚荣,就不会受侮辱;不求取名誉,就不会被毁谤。

105. 休息。今义暂停工作学习或其他活动。古义休养生息。例:“年丰民乐,然后休息而简安之,以复其常。”(欧阳修《答西京王相公书》)

106. 秀发。今单指女性柔美的长发。古义本指谷物生长茂盛,后常用于形容人有才具和器宇,也用于指山势挺拔或诗文俊逸。例:“平公今诗伯,秀发吾所羡。”(杜甫《石砚》)可译作:平公是当今的诗霸,他的诗文超凡俊逸,真叫我羡慕。

107. 严重。今表程度深、影响大,情事危急。古义一,表示尊重。例:“诸公以故严重之,争为用。”(《史记·游侠列传》)可译作:大家都因此而尊重他,争相为他效力。古义二,处事严肃、认真。例:“清河王为人严重,动止有法度,公卿皆归心焉。”(《资治通鉴卷二十五》)可译作:清河王为人严肃庄重,举手投足皆有规矩,公卿都真心归附于他。

108. 谣言。今指没有事实根据的传言。古义指民间流传的评议时政的歌谣谚语。例:“光和五年,诏公卿以谣言举刺史、两千石为民蠹害者。”(《后汉书·刘陶传》)可译作:光和五年,皇帝诏令公卿根据民间歌谣检举揭发那些像蛀虫一样贪腐的刺史和俸禄两千石的官员。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