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全海
109.野人。今指与文明人相对的未开化的野蛮人。例:“神农架到底有没有野人?”古义一,同今义。例“氐、羌、呼唐、离水之西,棘人,野人,篇笮之川,舟人、送龙、突人之乡,多无君。”(《吕氏春秋·恃君》)意思是氐、羌、呼唐、离水之西和篇笮之川等蛮荒地带的少数民族,多是没有君主的野蛮人。古义二,农夫,乡野之人。例:“乞食于野人。野人与之块。”(《左传·僖二十三年》)此句讲春秋时期五霸之一晋文公重耳的故事。说他早年被追杀,逃亡路上饿得走不动了,向田野农夫乞讨。农夫嘲弄他,递给他一块土块让他吃。手下武士拔剑要杀农夫,重耳制止并感谢农夫,说这是好兆头,预示我们就要有自己的国土了。古义三,庶民。例:“晨兴拜表称朝士,晚出游山做野人。”(白居易《拜表回闲院》)意思是清早起来到朝廷去上书是个朝中大臣,晚上游山玩水做个乡野庶民。
110.野生。今义野外自然生长之物。古义一,同今义。例:“芹蘧并收根畦种之……繁茂而脆甜,胜野生者。”(贾思勰《齐民要术》)意思是芹菜和蘧麦收割之后,把根种在菜畦里,新发芽长出来,会很繁荣茂盛而且又脆又甜,比野生的还要好吃。古义二,粗野不通世务的人。也用于男子自我谦称。例:“恶头野生,不知避忌。”(《北史·颜恶头传》)可译作:颜恶头这个人粗野不通世务,不知道规避忌讳。
111.野心。今义对名利权位有极大的欲望。古义一,心性放纵,不可驯服;后也指有非分欲望之人。例:“故有野心者,不可借便势;有愚质者,不可与利器。”(《淮南子·主术》)可译作:所以有野心的人,不可让他得到便利的形势;愚蠢的人,不要给他锋利的兵器。古义二,隐逸闲散之心。例:“野心直与闲云似,却笑孤云出岫轻!”(仇远《小村遗蒿诗与士瞻上人》)可译作:隐逸闲散之心真的跟飘然欲飞的云朵相似,却笑话从山洞里飘出来的一朵白云太轻佻。
112.仪表。今指测量温度、压力等的仪器,有时也指人的容貌姿态风度。例:“乍看他仪表堂堂像个人物,原来也只不过是个银样镴枪头。”古义一,特指日晷。例:“历数之生也,乃立仪表以校日景。”(《后汉书·律历志》)意思是历法数据的生成,是树立日晷用以校正日影的。古义二,法则,标准,榜样。例:“洛都天下之仪表。”(欧阳修《河南府重修使院记》)译作:洛阳都城,是整个国家的准则。古义三,容貌姿态。例:“天下皆知崔协不识文字,而虚有仪表,号为‘没字碑’。”(欧阳修《新五代史·卷二十八》)译作:天下人都知道崔协是个文盲,徒有姣好的容貌姿态,被人起个绰号叫无字碑。
113.遗风。今义指前人遗留下来的风尚。例:“大师遗风今犹在。”古义一,同今义。例:“哀州土之平乐兮,悲江介之遗风。”(屈原《哀郢》)意思是哀叹郢都土地上也曾平安快乐啊,悲伤江岸上还有古人遗留下来的风尚。古义二,乐曲余音。例:“扬郑卫之浩乐,结《激楚》之遗风。”(《淮南子·原道》)译作:弹奏起郑国卫国浩瀚的乐曲,收结于《激楚》歌的袅袅余音。古义三,疾风。例:“追奔电,逐遗风,周流八极,万里一息,何其辽哉,人马相得也。”(王褒《圣主得贤臣颂》)意思是骑着骏马,像追逐着闪电疾风,周游四面八方,跑万里不过一呼一吸,是怎样的辽阔啊,人和马相得益彰。古义四,千里马名。例:“乘遗风,射游骐。”(司马相如《子虚赋》)意思是骑着千里马遗风,追射天上的神兽游骐。
114.遗迹。今指古人遗留之迹。例:“贾湖遗址有很多八千年前先民生活遗迹。”古义一,行走遗留的脚印。例:“灵王不顾于民,一国弃之如遗迹焉。”(《国语·楚》)译作:楚灵王不顾惜国民,全国人民抛弃他就像走路人遗留的脚印一样。古义二,同今义。例:“先民遗迹,来世之矩。”(王粲《赠文叔良》)意思是古人遗留之迹,就是后世人的规矩。古义三,忘乎形迹。例:“寄通灵台之下,遗迹江湖之上。”(刘峻《广绝交论》)大意是寄深情于通灵台之下,忘形迹于江湖之上。通灵台,汉武帝为纪念爱妃钩弋夫人而筑造的楼台。